2024-06-16-星期日
◎PChome │◎YAHOO │
 

陳郁秀桃園演講以藝術開創地方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文建會前主委陳郁秀應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邀請,28日於該局主辦的2015名家藝術講堂中,以「源自於人與土地的地景藝術」為題指出,地景藝術推動要以社區營造的「造人」工作出發,落實在地參與、在地特色與在地精神,才能對文化的傳承與紮根,以及地方繁榮有助益。

陳郁秀說,日本新潟「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發起人暨藝術家北川富朗,把新潟當地的稻田做為舞台、藝術做為橋樑、結合當地居民的智慧及社區的資源,振興日漸凋敝、人口外流的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使該地成為全球最大國際戶外藝術節,更成為文創產業與地方再造工作者借鏡的典範!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是以稻田為舞台,而臺灣東海岸地區舉辦的大地藝術節則以海洋為舞台,至於桃園數年前舉辦的地景藝術節,則以埤塘為舞台。不過,好的地景藝術節舉辦,是社區居民大家一起參與,陳郁秀不諱言,現在臺灣辦的各種大型藝術節活動,如同「火花式」隨著活動結束,地景藝術的推動似也消逝。

陳郁秀說,臺南土溝村的農村美術館以「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的理念,在臺南藝術大學與建築研究所學生與村民聯手改造下,鼓勵阿公、阿嬤動腦創作,成功改變農村形象,讓原本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典型小村莊,知名度大開。

陳郁秀認為,地景藝術節的舉辦如果方向是錯的,只是浪費我們的公帑和消費我們的文化,因此活動的舉辦一定要在地參與、具在地特色;因為一個城市的翻轉,最重要的就是創意文化的增加,而這個就是要從社區的精神、造人以及對土地的認同開始。

「埤塘」是桃園特有的資產。陳郁秀認為,如何由埤塘的地景,結合航空城,舉辦具在地特色與文化的地景藝術活動,並改善居民生活?最有權利發出聲音與建言的就是當地居民,因此每一位在地人,不要忽視自己對在地文化推動的責任。2015/10/28

圖說:陳郁秀(左三)桃園演講以藝術開創地方!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