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星期五
◎PChome │◎YAHOO │
 

<回顧前瞻 他山之石>回首2003年細數中國大陸汽車元年
(本報綜合經濟電訊)
2002年,中國汽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發展速度, 被中國汽車人驕傲地稱爲“汽車元年”;而在剛剛過去的2003年,中國汽車業的發展則開始進入了繁榮時期,各種現象開始顯現。

現象之一:産量突破400萬 車型結構發生變化
2003年1 ~11月全國汽車産量突破400萬輛,其中轎車産量180萬輛。
2003年伊始,業內人士就根據2002年汽車行業的發展速度大膽預測:2003年全國汽車産銷將可能突破400萬輛。現在看來,當時的預測並非盲目樂觀,400萬輛大關僅用11個月就完成了。
在汽車産銷走高的同時,中國的車型結構卻悄然發生了變化。産銷總規模的快速增長幾乎是在依賴轎車單一車型支撐,其他車型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乘用車型的快速增長、商用車型市場佔有率的下降,表明中國傳統的以生産資料爲消費目的的汽車産品結構得到重大調整。

現象之二:各地紛紛建廠 汽車投資開始發熱
上海投資500億元建造上海國際汽車城;北京構建“一個基地、三個板塊”的汽車工業新格局,到2010年想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廣州聯手本田,規劃3年內汽車工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南京聯手長安、福特準備建設轎車生産基地;瀋陽投資200億元修建汽車城, 雲南美的投資20億元整合雲南汽車專案,計劃建成整車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雲南美的汽車工業城”。
據業內人士估計,全國各地正在規劃的汽車年生産能力已超過1000萬輛。汽車這塊“香餑餑”的誘惑力開始顯現。經過2002年,各省市政府均看到了汽車産業對地方經濟的巨大帶動作用,先後提出“以汽車工業爲龍頭”的經濟發展計劃。
專家指出,2005年取消汽車進口許可證和進口配額限制後,中國市場的國際化將使中國汽車企業面對嚴峻挑戰,目前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和能力擴張存在巨大風險。2003年8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了《抑制盲目重復建設引導汽車工業健康發展》的公開談話,以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干預了各地投資過熱的問題。一直在醞釀之中、可能於今年出臺的《汽車産業發展政策》也將對汽車産業的盲目投資、重復建設施以重典,鼓勵汽車行業的兼併重組,以確保中國汽車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現象之三:跨國汽車公司完成在華佈局
2003年9月8日,戴-克與北汽控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合作産品將包括多種乘用車、高級轎車、與北京吉普車、各種商務用車、與北汽福田、及關鍵零部件等,雙方合作專案的投資總額預計爲10億歐元;
2003年10月,國產寶馬在瀋陽下線;福特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比爾·福特與長安汽車集團簽署了一份意在擴張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諒解備忘錄;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瓦格納訪華;
2003年12月,發改委批准戴-克與臺灣地區中華和福建汽車合作的輕型車專案,專案投資總額2億歐元。
以10月份國產寶馬在瀋陽下線並在全國上市爲標誌,全球汽車業的核心——跨國巨頭們均已順利完成了在中國的本土化生産佈局。
比爾·福特的訪華讓人們看到福特在中國加快了腳步?熏瓦格納則把即將國產的凱迪拉克和通用的汽車信貸業務帶到了中國。豐田也和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一汽進行了全面的戰略合作,拿來四種車型:花冠、皇冠、陸地巡洋艦和霸道。
與往日相比,2003年,在資金注入、車型引進、形成産品系列、銷售權、金融信貸、汽車文化等各個方面,國外廠商已加大了對中國汽車業的“全面滲透”和全面控制。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國外廠商已由幕後走到台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是國外廠商的競爭,預示著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現象之四:民營資本大舉進軍汽車業
2003年年初,傳出“電池大王”王傳福入主福萊爾,貴州新世紀汽車投資公司承包貴航雲雀,寧波華翔集團控股中興汽車等消息;
2003年3月30日,吉利集團CEO徐剛與香港地區主板上市公司— —國潤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賀學初在深圳正式簽署合作協定,雙方將合資組建並共同經營浙江吉利國潤汽車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17日,格林柯爾國際集團宣佈收購江蘇亞星客車國有股。
2003年民營資本大舉進入汽車行業,標誌著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們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已不再只是拾遺補缺,而是開始進入主流領域、支柱行業。同時,它也預示著中國汽車行業的壟斷局面將被打破,必將對傳統的國有大企業造成巨大衝擊。民營企業的靈活機制和資本實力,可以改變國有汽車製造企業僵化的管理體制、陳舊的市場運作機制和前期投入資金的先天不足,讓資本資源得到最大優化的利用。在國際資本已全面登陸、國企大集團已完成整合、先期進入的民營企業已全面升級的情況下,民營資本不得不在夾縫中生存,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現象之五:外資進入汽車銷售渠道
2003年10月底,一汽與豐田合資成立汽車銷售公司,並迅即投入營業,整合銷售豐田各種品牌的國產車型;
2003年11月,通用汽車海外銷售公司與通用汽車中國公司首次簽署整車進口協定,未來兩年內向中國直接分銷4500輛進口車;
2003年12月,上汽集團表示上海大衆和上汽大衆銷售開始一體化運作,並已合併許多功能相近的部門,預示著上海大衆品牌生産與銷售又將合一。
2003年12月29日,中國銀監會已經正式受理上汽通用、豐田、大衆提出的在華金融業務申請。
對於素來敏感的汽車服務貿易領域,中國的入世承諾正在外資大幅度動作的巨響中無聲地逐一兌現。“大鱷”們從汽車銷售與車貸方面雙拳齊出,2006年後的中國車市究竟是誰人天下?一手抓“汽銷”,一手抓“車貸 ”,2006年徹底入世的中國車市將經受“大鱷霸市”的考驗。也許,一個要買車的中國消費者,將走入一家合資銷售的4S或5S店,並享受支援該店銷售的合資信貸服務,極爲便捷地買下某個品牌的任何一款國產或進口車,而這個品牌、這個銷售店、這個信貸公司的合資方可能就是同一條“大鱷”。這樣的“大鱷店”會像今天的家樂福、麥德龍等大型合資連鎖賣場那樣遍地開花嗎?是與人合作,還是獨立競爭,中國的汽銷商和製造商,甚至是中國的金融機構有沒有準備好出招呢?

現象之六:汽車消費信貸幾起幾落
2003年8月,中國人民財産保險公司宣佈暫停辦理車貸履約險使汽車市場信貸斷“鏈”;
2003年10月3日:《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出臺;
2003年10月12日:通用、大衆、豐田先後向銀監會提出在華成立汽車金融公司的申請。 幾個月間,中國汽車消費信貸市場出現了峰回路轉的局面。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3年10月3日頒佈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這爲期盼已久的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開展汽車融資業務打開了大門。 此前的汽車消費信貸主要是銀行佔據了主要市場,此外,一些汽車生産商的財務公司和經銷商都在從事這項業務,而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國外汽車生産商卻未能染指。 可以預見,汽車消費信貸這塊蛋糕將由銀行、汽車生産集團的財務公司、汽車經銷商、汽車金融公司等共同分享。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