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星期四
◎PChome │◎YAHOO │
 

對臺31措施 最大罪狀「危害國安」
【記者張廷玉台北報導】大陸委員會6日公布「壯大臺灣八大策略-因應中國大陸對臺31項措施」實施成果報告,並於記者會中就陸方「對臺31項措施」及其後續作為進行研析。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對臺31項措施」對我可能產生國安風險,並對赴陸企業及國人產生諸多不確定及風險。

行政院107年3月16日公布「壯大臺灣 無畏挑戰─『對臺31項措施』之因應策略」報告時,已就「對臺31項措施」進行評析,實施迄今逾半年,依據各機關相關統計及客觀調查或評估,目前「對臺31項措施」對我方經濟、教育、文化及醫療等各面向之實際影響,並不明顯,茲摘述如次:

一、在臺商赴中國大陸投資方面,經濟部投審會統計,今年1至7月我對中國大陸投資核准金額為52.2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7%。

二、在國人赴陸工作方面,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年初發布「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結果」,105年國人赴中國大陸(含港澳)工作40 萬 7 千人,較 104年減少1萬3千人。最新統計將在今年底完成後公布,惟依今年臺商赴陸投資趨勢,國人赴中國大陸工作人數可能持續減少。

三、在教師赴陸任教方面,經教育部初步查證,「對臺31項措施」實施後,公立大學與頂尖大學並無教師赴陸任教。至於私立學校教師或大學及研究所畢業生赴陸任教,經大致了解,目前亦無特殊異常狀況,未來將持續透過各種客觀方式查證,俾進一步掌握國人赴陸任教動態。

四、在學生赴陸就學方面,從近5年資料觀察,臺灣每年赴中國大陸就讀學士和碩博士班人數多維持在2千多人左右,去年在中國大陸就讀大學人數總計11,851人。今年陸方大幅降低「學測」申請標準,或增加學生申請赴陸意願人數,但從近年統計資料顯示,大多數臺灣學生仍優先選擇赴美國、英國、澳洲及日本等國留學,赴中國大陸就學僅是青年學生眾多選項之一,去年赴中國大陸就學人數(2,567人),約佔赴國外就學人數(37,149人)的6.5%,評估陸方放寬措施對赴陸就學人數之影響不大。

五、在醫師赴陸行醫方面,近幾年向衛福部申請良醫證聲明有意至中國大陸行醫者,平均每年約200人; 105年及106年分別為204人及234人。今年1至8月申請良醫證僅108人,有降溫情況。

六、在文化輸陸方面,文化界普遍反映,陸方文化方面之措施,迄今多是「口惠實不至」,尤其放寬臺灣藝人及引進臺灣影劇電影等,中國大陸各省市均無實際放寬措施。陸方對臺灣藝人赴陸及文化產品銷陸,基於意識形態及政治考量,採取嚴格審批制度,近來審批更為趨嚴,嚴重壓縮臺灣節目播出、臺灣藝人及組創人員參與中國大陸廣電節目製作演出機會。

中國大陸於發布「對臺31項措施」後,迄今共公布36項實施辦法或配套作法,惟其本質仍為「名為惠臺,實則利中」,企圖從臺灣引進人才、資本和技術,協助解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所遭遇的困難。細究各項後續措施及配套之內容,普遍仍缺乏具體細緻的規定及明確作法,仍存在諸多模糊空間及不確定性,能否真正落實執行仍待觀察。但我們也注意到,陸方長期來以重利或各種誘因磁吸我方人才、技術等舉措,從未稍歇,尤其招攬及拉攏我高科技人才及年輕人力道愈來愈強,因此,陸委會將會同相關機關就陸方「對臺31項措施」及各種相關作為之動態影響及變化,持續進行追蹤及掌握,並強化各項因應作為。

陸委會6日公布的報告中,特別指出,中國大陸對臺兩手策略已構成我國安挑戰,近來中國大陸標舉「一個中國原則」及「反獨」旗幟,一方面對臺進行軍事恫嚇、外交脅迫及政治打壓,另一方面,則推動以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為名的「融臺」政策,意圖吸納臺灣經濟,拉攏臺灣人民。

「對臺31項措施」以「同等待遇」等優惠手段,策略性利誘臺灣人民放棄做自己主人的權利,最終付出失去民主、自由、人權的代價,對臺灣已構成國安的巨大挑戰。

在對企業及個人風險方面,「對臺31項措施」雖是中國大陸為吸引臺灣企業赴陸投資及臺灣人民赴陸就學、創業、就業與生活,所提供的誘因或便利措施,但是兩岸在政治制度、法規、社會體制與生活環境存在很大差異,尤其中國大陸是集權國家,缺乏對民主、人權的尊重,甚至透過現代電子科技,建構對公民全面監控的社會信用控制體系,企業及國人選擇赴陸,都將面臨不可忽視的各種風險。

經陸委會會同有關單位廣泛蒐集和研究企業及國人赴陸風險案例,在6日公布的報告中歸納提出3項須關注的國家安全風險,10項企業及產業風險,以及9項個人風險,特別提醒國人及企業注意和審慎考慮。未來仍將持續彙整及揭露相關訊息,以加強整體社會之風險意識。

因應陸方「對臺31項措施」對臺灣之挑戰,行政院在今年3月16日公布,八大策略和39項工作,各部會已積極展開行動加以落實,經陸委會彙整各部會各項因應工作成果,目前已完成23項工作,其餘16項工作亦持續推動中,為因應陸方持續推出「融臺」相關措施,各相關機關除持續落實39項措施之執行外,並將進一步從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強化人才政策、積極排除投資障礙、推動行動支付,以及強化金融市場發展等層面,加強因應。

近期美中貿易衝突加劇,中國大陸將有更強烈意圖磁吸臺商及我方科技領域技術及尖端人才,赴陸協助「中國製造2025」發展,值得重視。陸方在釋出所謂「惠臺措施」的同時,亦在國際上加大對我打壓,接連粗暴強奪我邦交國,並以信用評比、獵巫舉報等方式,箝制民眾言論自由及企業經營,挾其市場力量及以貼標籤的強硬手法,以高強度施壓及策略性利誘措施,迫使企業、個人及相關國家屈從其政治立場及意識形態,其對民主自由及精神文明的偏狹與扭曲,顯然與普世價值存在相當落差,已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及反彈,也對兩岸關係帶來負面影響。國人對於中國大陸各項措施,應注意其風險,並與政府共同面對及因應。2018/9/6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