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星期五
◎PChome │◎YAHOO │
 

談5G 五大電信總經理與各界專家這樣說
【記者謝政儒台北報導】台灣通訊學會於今日(12月14日)舉辦「2019通訊傳播前瞻與挑戰研討會」,邀請五大電信總經理與相關產官學研專家與會,探討5G時代來臨前通訊傳播領域的挑戰與機會。

台灣通訊學會理事長劉柏立致詞時表示,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先前於10月29日連續三天舉辦「5G應用與產業創新策略SRB會議」,與會者眾,展現行政院積極推廣5G之決心。而近期美中貿易戰背後代表的5G霸權地位爭奪,
可彰顯5G技術重要意義。

台灣通訊學會名譽理事長毛治國於演講中表示,11年前為推動「數位匯流」而創立台灣通訊學會,成立宗旨是為推動電信與廣電的網路與服務合一,直至現今,數位匯流仍是當前不變的國際趨勢,然而,目前電信與廣電仍是兩套法令、兩套市場,必須破除各種無意義的障礙。回顧近年國際產業趨勢及世界各國政府態度,包括Verizon以44億美元收購AOL、AT&T以854億美元併購Time Warner,以及美國聯邦法院與歐盟對5G發展的態度,台灣政府更不應該消極面對。

中華電信總經理謝繼茂於座談會中表示,過去4G是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語音服務被取代、資費相互減價競爭,同時又缺乏新的營收來源,若新世代的行動通訊只是提高聯網速率等既有服務品質,無法運用5G將帶來的藍海機會。而5G初期應用市場為企業客戶,目前全球尚未有成功的5G商業模式,發展5G更需要國家政策支持,例如德國開放路燈推動基礎設施共用,協助推動5G產業。

謝繼茂強調,台灣擁有ICT硬實力,台灣產業界的5G機會在晶片、端終等都是台灣強項,建議5G頻譜應避免零碎切割釋出,且要考量合理頻率使用成本;透過開放路燈及電桿等公共設施架設small cell等降低網路佈建障礙。有關5G共網,考量大型天災大規模通訊中斷的風險,不宜全面開放,可優先考慮從偏鄉地區嘗試。面對企業專網議題,因頻譜為公共資源,考量公平原則及和諧有效使用,不應配置專用頻率供企業專網使用,可透過高頻段實驗先行,證明技術與商業可行。5G費率也須參考國際案例,建構健康永續的發展環境。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表示,雖然5G價值鏈預估將達到2000億美元,但歸納到硬體製造端約25%,提供網路連結的電信公司只有14%,最大一塊在應用服務61%。未來,電信業者應朝「輕資產,重應用」的方向發展,將多數的資金投注在相關應用上。他並呼籲政府應盡快修改電信法、鬆綁黨政軍條款,否則電信業者就像擺地攤,對「吃到飽」資費削價。

鄭俊卿指出,電信商面對5G的挑戰來自未來三年內並無成熟且具規模的B2C服務,尚無法支持5G鉅額投資與回收,且各個產業鏈整合難度相當高。其次,5G至今設備不成熟,且IoT聯網之規範尚未完成,當2020年初發放5G頻段時,設備將僅能支援Phase I 標準(eMBB為主),2023年之前電信公司投入5G建設將比較保守,因此他提出頻譜共享、網路共用、輕資產重應用,將共建網路的經費拿來發展應用。5G初期發展,須考量設備耗能問題,以現今能源供應來看,可能面臨缺電危機。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有信心迎接5G時代的到來。5G發展趨勢明確,全世界皆面臨通訊業核心營收下降壓力,然而台灣面臨頻譜拍賣金額高於世界各國及資費下跌太快兩大問題,產業營收更為險峻。

也建議不要釋出超過三張執照,否則頻譜太小無法產生5G價值,並建議政府評估頻譜釋照年限可拉至20年,使經營執照能穩定往前。關於頻率使用費,她呼籲兩三年後能落地,並希望政府有獎勵媒合措施,中央跟地方共同合作開放特色場域。透過更具前瞻性政策,以大頻寬、合理頻譜費用、公平使用環境等幫助,使5G為產業帶來下一波成長機會。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表示,2020年釋放頻譜仍過早。在終端、內容看不到太多資源,雖然具備許多願景,但看不到具體商業模式,頻譜須等待成熟時機開放,參考國外拍賣經驗應讓既有業者用合理價值取得一定頻寬。

賴弦五也提到,台灣過去兩年整體4G的ARPU下降32%,預估未來仍將持續下降。除了反映過去十年台灣整體經濟相較疲弱,消費者的收入並無顯著的成長;同時,業者間的競爭造成消費者習慣「低價吃到飽」的行動通訊服務。而發展5G面臨的挑戰包括高額的5G手機、器材耗能問題。他建議,台灣不該當5G的領航者,而是追隨者,政府釋照年限應拉長至20年。

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表示,支持5G大環境共建、共頻、共網的遠景。他表示,從近年財務數據可看出當業者收入降低,4G的使用量卻持續上升,代表電信業者的成本增加。因此,「應用服務」將成為未來電信業者未來獲利的主要管道,比例從3G的30%提升至5G的50%。而亞太也積極投入5G實驗網,包括產學研合作,結合Intel與鴻海集團及交通大學發展5G相關技術,其中著重的部分包括機器智能製造。他也建議,政府應修訂電信管理法、整合頻譜規劃、降低頻譜使用費。


桃園市政府首席顧問黃適卓表示,5G通訊技術的進展將把服務主體從「人」轉移到「萬物」。5G的藍海策略在新價值的提供,透過5G技術整合解決都市的社會、交通、環境、防災等問題,值得期待。他也提出地方政府發展5G運用場景的想像,例如,若以5G使機器人投入救災現場,是否能避免桃園新屋大火事件的遺憾;若5G成功應用在遠距醫療上,是否可避免台鐵普悠瑪事件。他也借鏡日本,分享鬆綁法規案例,2013年日本修改「國家戰略特區法」針對自動駕駛、無人飛機、電波使用等新科技領域,於全國10處國家戰略特區做為測試之場所,加速推動創新運用。而桃園能有效整合人(全台平均年齡最低)、地(桃園航空城)、資源(亞洲.矽谷),未來有望成為最佳實驗場域,嘗試觀光、生活、遠距醫療、觀光等多種運用機會。

電信技術中心董事長李漢銘表示,電信業相較新創業不會做服務,但當兩者合作時,由於電信業資本額高,兩者規模差距過大,利潤往往都落入電信業而非新創業。當中的關鍵在於兩者互信基礎過低,無法合作。面對5G發展,台灣仍存在著諸多爭議,包括5G網路共建共用、頻譜政策、法規修訂及NCC的定位問題,而台灣重硬體而輕軟體、重製造而輕服務等問題亦為棘手。也表示,面對爭議問題,學會具備重要角色,協助不同立場對話,議題後續仍須持續關注與推動。

(自立晚報20181214)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