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星期六
◎PChome │◎YAHOO │◎臺中市揚塵偵測系統抓工地 │
 

阿嬤坐斷多節脊椎骨造骨治療讓她重新ㄎ一ㄚ起來
(記者陳家珍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哲主任表示,疼痛是很主觀的感覺,但醫界為了讓病人能夠精確的講出到底有多痛,把疼痛感區分為十級,一分最輕微,十分最疼痛。統計指出,剁手指達十分是天下第一痛,癌症疼痛是第二痛,生產則是排名第三;而骨折的痛苦指數高達七、八分,與生產的痛不相上下。曾經因為坐馬桶造成多節脊椎骨折的王阿嬤說:「想像生囝仔的陣痛痛上好幾個月,你說,這種痛普通人咁凍ㄟ條!?」

骨鬆骨折:銀髮族致命危機
陳文哲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正是造成老人家骨折的重要原因之ㄧ。根據全民健保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7000例,大約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帶給老人家的後遺症相當嚴重,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老人家一旦發生骨折,大約10~25%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25%的人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40%或是更多的人必須依賴他人生活,可見骨鬆及骨折不但影響銀髮族的健康,也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活品質。

骨鬆骨折讓阿嬤淚水停不住
陳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就像人體海砂屋,在一點一滴流失骨質的過程中,會出現腰酸背痛、駝背的症狀,慢性疼痛對這群阿公阿嬤來說,常認為忍一下、習慣就好,但直到有一天當外力造成骨骼坍塌再送醫時,通常都已經痛到講不出話來了。」


骨質疏鬆治療刻不容緩
陳文哲主任表示,治療可分為「治標」與「治本」。所謂的「治標」是以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骨折部份,減緩骨折所造成的急性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穿背架、灌骨水泥與開刀手術;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質疏鬆症進行藥物治療,也就是積極的防止骨質流失或促進骨質的再生。

目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分為「破骨抑制劑」與「造骨促進劑」。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破骨抑制劑」可經由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鞏固骨質並增強密度,進而減低骨折風險,但由於這類藥物同時也抑制造骨細胞,因此服藥僅能保骨本,較難改善骨質。而「造骨促進劑」也就是副甲狀腺激素,利用每日短時間(約30秒)皮下注射副甲狀腺素的方式,使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數量及活性增強,直接刺激骨頭生長,快速增加骨密度及骨質,是唯一可充實骨骼結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只可預防骨鬆的惡化,並無法使骨折處再恢復原狀?
現代人已經有「存骨本」的概念,大家也知道對抗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骨質流失,法補救嗎?

國外一份研究針對1,124名65歲以上嚴重骨質疏鬆婦女,分別以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破骨抑制劑的婦女治療18個月後,骨密度增加3.8%,同時期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的婦女卻可提升骨密度達19%,以及降低嚴重背痛發生率達57%。
造骨促進劑解除疼痛明顯優於其他藥品
黃兆山醫師進行的造骨促進劑在解除骨鬆疼痛的研究也顯示,使用6個月後,有83%的病患背部疼痛獲得減輕,而疼痛指數也從6.7降到輕度疼痛的3.7,顯示造骨促進劑對於疼痛減緩及提升骨密度的療效相當好。

曾經因坐馬桶坐斷多節脊椎骨的王阿嬤,由於嚴重背痛,一度僅能躺臥沙發,在接受半年破骨抑制劑治療後,疼痛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由於無法行走,加上嚴重疼痛及睡眠不足,阿嬤終日以淚洗面。直到黃醫師為王阿嬤使用造骨促進劑治療後,短短一個月,阿嬤就明顯感覺背部不再痛到無法忍受,而注射造骨促進劑一年半後,目前阿嬤已恢復行走,甚至能爬三層樓梯。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因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之患者,而嚴重駝背者以及嚴重背痛者,可能已有多節脊椎骨骨折,建議及早就醫,以解除疼痛。

「安靜的疾病」需細心的關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安靜的疾病」,許多婦女直到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鬆的嚴重性,陳文哲主任表示,當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宜儘早就醫觀察,才能讓人生七十不再「骨」來稀。。






































(記者陳家珍台北報導)
=============================================================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哲主任表示,疼痛是很主觀的感覺,但醫界為了讓病人能夠精確的講出到底有多痛,把疼痛感區分為十級,一分最輕微,十分最疼痛。統計指出,剁手指達十分是天下第一痛,癌症疼痛是第二痛,生產則是排名第三;而骨折的痛苦指數高達七、八分,與生產的痛不相上下。曾經因為坐馬桶造成多節脊椎骨折的王阿嬤說:「想像生囝仔的陣痛痛上好幾個月,你說,這種痛普通人咁凍ㄟ條!?」

骨鬆骨折:銀髮族致命危機
陳文哲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正是造成老人家骨折的重要原因之ㄧ。根據全民健保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7000例,大約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帶給老人家的後遺症相當嚴重,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老人家一旦發生骨折,大約10~25%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25%的人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40%或是更多的人必須依賴他人生活,可見骨鬆及骨折不但影響銀髮族的健康,也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活品質。

骨鬆骨折讓阿嬤淚水停不住
陳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就像人體海砂屋,在一點一滴流失骨質的過程中,會出現腰酸背痛、駝背的症狀,慢性疼痛對這群阿公阿嬤來說,常認為忍一下、習慣就好,但直到有一天當外力造成骨骼坍塌再送醫時,通常都已經痛到講不出話來了。」


骨質疏鬆治療刻不容緩
陳文哲主任表示,治療可分為「治標」與「治本」。所謂的「治標」是以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骨折部份,減緩骨折所造成的急性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穿背架、灌骨水泥與開刀手術;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質疏鬆症進行藥物治療,也就是積極的防止骨質流失或促進骨質的再生。

目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分為「破骨抑制劑」與「造骨促進劑」。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破骨抑制劑」可經由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鞏固骨質並增強密度,進而減低骨折風險,但由於這類藥物同時也抑制造骨細胞,因此服藥僅能保骨本,較難改善骨質。而「造骨促進劑」也就是副甲狀腺激素,利用每日短時間(約30秒)皮下注射副甲狀腺素的方式,使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數量及活性增強,直接刺激骨頭生長,快速增加骨密度及骨質,是唯一可充實骨骼結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只可預防骨鬆的惡化,並無法使骨折處再恢復原狀?
現代人已經有「存骨本」的概念,大家也知道對抗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骨質流失,法補救嗎?

國外一份研究針對1,124名65歲以上嚴重骨質疏鬆婦女,分別以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破骨抑制劑的婦女治療18個月後,骨密度增加3.8%,同時期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的婦女卻可提升骨密度達19%,以及降低嚴重背痛發生率達57%。
造骨促進劑解除疼痛明顯優於其他藥品
黃兆山醫師進行的造骨促進劑在解除骨鬆疼痛的研究也顯示,使用6個月後,有83%的病患背部疼痛獲得減輕,而疼痛指數也從6.7降到輕度疼痛的3.7,顯示造骨促進劑對於疼痛減緩及提升骨密度的療效相當好。

曾經因坐馬桶坐斷多節脊椎骨的王阿嬤,由於嚴重背痛,一度僅能躺臥沙發,在接受半年破骨抑制劑治療後,疼痛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由於無法行走,加上嚴重疼痛及睡眠不足,阿嬤終日以淚洗面。直到黃醫師為王阿嬤使用造骨促進劑治療後,短短一個月,阿嬤就明顯感覺背部不再痛到無法忍受,而注射造骨促進劑一年半後,目前阿嬤已恢復行走,甚至能爬三層樓梯。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因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之患者,而嚴重駝背者以及嚴重背痛者,可能已有多節脊椎骨骨折,建議及早就醫,以解除疼痛。

「安靜的疾病」需細心的關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安靜的疾病」,許多婦女直到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鬆的嚴重性,陳文哲主任表示,當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宜儘早就醫觀察,才能讓人生七十不再「骨」來稀。。












































(記者陳家珍台北報導)
=============================================================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哲主任表示,疼痛是很主觀的感覺,但醫界為了讓病人能夠精確的講出到底有多痛,把疼痛感區分為十級,一分最輕微,十分最疼痛。統計指出,剁手指達十分是天下第一痛,癌症疼痛是第二痛,生產則是排名第三;而骨折的痛苦指數高達七、八分,與生產的痛不相上下。曾經因為坐馬桶造成多節脊椎骨折的王阿嬤說:「想像生囝仔的陣痛痛上好幾個月,你說,這種痛普通人咁凍ㄟ條!?」

骨鬆骨折:銀髮族致命危機
陳文哲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正是造成老人家骨折的重要原因之ㄧ。根據全民健保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7000例,大約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帶給老人家的後遺症相當嚴重,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老人家一旦發生骨折,大約10~25%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25%的人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40%或是更多的人必須依賴他人生活,可見骨鬆及骨折不但影響銀髮族的健康,也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活品質。

骨鬆骨折讓阿嬤淚水停不住
陳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就像人體海砂屋,在一點一滴流失骨質的過程中,會出現腰酸背痛、駝背的症狀,慢性疼痛對這群阿公阿嬤來說,常認為忍一下、習慣就好,但直到有一天當外力造成骨骼坍塌再送醫時,通常都已經痛到講不出話來了。」


骨質疏鬆治療刻不容緩
陳文哲主任表示,治療可分為「治標」與「治本」。所謂的「治標」是以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骨折部份,減緩骨折所造成的急性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穿背架、灌骨水泥與開刀手術;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質疏鬆症進行藥物治療,也就是積極的防止骨質流失或促進骨質的再生。

目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分為「破骨抑制劑」與「造骨促進劑」。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破骨抑制劑」可經由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鞏固骨質並增強密度,進而減低骨折風險,但由於這類藥物同時也抑制造骨細胞,因此服藥僅能保骨本,較難改善骨質。而「造骨促進劑」也就是副甲狀腺激素,利用每日短時間(約30秒)皮下注射副甲狀腺素的方式,使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數量及活性增強,直接刺激骨頭生長,快速增加骨密度及骨質,是唯一可充實骨骼結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只可預防骨鬆的惡化,並無法使骨折處再恢復原狀?
現代人已經有「存骨本」的概念,大家也知道對抗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骨質流失,法補救嗎?

國外一份研究針對1,124名65歲以上嚴重骨質疏鬆婦女,分別以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破骨抑制劑的婦女治療18個月後,骨密度增加3.8%,同時期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的婦女卻可提升骨密度達19%,以及降低嚴重背痛發生率達57%。
造骨促進劑解除疼痛明顯優於其他藥品
黃兆山醫師進行的造骨促進劑在解除骨鬆疼痛的研究也顯示,使用6個月後,有83%的病患背部疼痛獲得減輕,而疼痛指數也從6.7降到輕度疼痛的3.7,顯示造骨促進劑對於疼痛減緩及提升骨密度的療效相當好。

曾經因坐馬桶坐斷多節脊椎骨的王阿嬤,由於嚴重背痛,一度僅能躺臥沙發,在接受半年破骨抑制劑治療後,疼痛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由於無法行走,加上嚴重疼痛及睡眠不足,阿嬤終日以淚洗面。直到黃醫師為王阿嬤使用造骨促進劑治療後,短短一個月,阿嬤就明顯感覺背部不再痛到無法忍受,而注射造骨促進劑一年半後,目前阿嬤已恢復行走,甚至能爬三層樓梯。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因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之患者,而嚴重駝背者以及嚴重背痛者,可能已有多節脊椎骨骨折,建議及早就醫,以解除疼痛。

「安靜的疾病」需細心的關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安靜的疾病」,許多婦女直到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鬆的嚴重性,陳文哲主任表示,當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宜儘早就醫觀察,才能讓人生七十不再「骨」來稀。。












(記者陳家珍台北報導)
=============================================================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哲主任表示,疼痛是很主觀的感覺,但醫界為了讓病人能夠精確的講出到底有多痛,把疼痛感區分為十級,一分最輕微,十分最疼痛。統計指出,剁手指達十分是天下第一痛,癌症疼痛是第二痛,生產則是排名第三;而骨折的痛苦指數高達七、八分,與生產的痛不相上下。曾經因為坐馬桶造成多節脊椎骨折的王阿嬤說:「想像生囝仔的陣痛痛上好幾個月,你說,這種痛普通人咁凍ㄟ條!?」

骨鬆骨折:銀髮族致命危機
陳文哲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正是造成老人家骨折的重要原因之ㄧ。根據全民健保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7000例,大約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帶給老人家的後遺症相當嚴重,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老人家一旦發生骨折,大約10~25%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25%的人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40%或是更多的人必須依賴他人生活,可見骨鬆及骨折不但影響銀髮族的健康,也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活品質。

骨鬆骨折讓阿嬤淚水停不住
陳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就像人體海砂屋,在一點一滴流失骨質的過程中,會出現腰酸背痛、駝背的症狀,慢性疼痛對這群阿公阿嬤來說,常認為忍一下、習慣就好,但直到有一天當外力造成骨骼坍塌再送醫時,通常都已經痛到講不出話來了。」


骨質疏鬆治療刻不容緩
陳文哲主任表示,治療可分為「治標」與「治本」。所謂的「治標」是以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骨折部份,減緩骨折所造成的急性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穿背架、灌骨水泥與開刀手術;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質疏鬆症進行藥物治療,也就是積極的防止骨質流失或促進骨質的再生。

目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分為「破骨抑制劑」與「造骨促進劑」。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破骨抑制劑」可經由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鞏固骨質並增強密度,進而減低骨折風險,但由於這類藥物同時也抑制造骨細胞,因此服藥僅能保骨本,較難改善骨質。而「造骨促進劑」也就是副甲狀腺激素,利用每日短時間(約30秒)皮下注射副甲狀腺素的方式,使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數量及活性增強,直接刺激骨頭生長,快速增加骨密度及骨質,是唯一可充實骨骼結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只可預防骨鬆的惡化,並無法使骨折處再恢復原狀?
現代人已經有「存骨本」的概念,大家也知道對抗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骨質流失,法補救嗎?

國外一份研究針對1,124名65歲以上嚴重骨質疏鬆婦女,分別以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破骨抑制劑的婦女治療18個月後,骨密度增加3.8%,同時期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的婦女卻可提升骨密度達19%,以及降低嚴重背痛發生率達57%。
造骨促進劑解除疼痛明顯優於其他藥品
黃兆山醫師進行的造骨促進劑在解除骨鬆疼痛的研究也顯示,使用6個月後,有83%的病患背部疼痛獲得減輕,而疼痛指數也從6.7降到輕度疼痛的3.7,顯示造骨促進劑對於疼痛減緩及提升骨密度的療效相當好。

曾經因坐馬桶坐斷多節脊椎骨的王阿嬤,由於嚴重背痛,一度僅能躺臥沙發,在接受半年破骨抑制劑治療後,疼痛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由於無法行走,加上嚴重疼痛及睡眠不足,阿嬤終日以淚洗面。直到黃醫師為王阿嬤使用造骨促進劑治療後,短短一個月,阿嬤就明顯感覺背部不再痛到無法忍受,而注射造骨促進劑一年半後,目前阿嬤已恢復行走,甚至能爬三層樓梯。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因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之患者,而嚴重駝背者以及嚴重背痛者,可能已有多節脊椎骨骨折,建議及早就醫,以解除疼痛。

「安靜的疾病」需細心的關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安靜的疾病」,許多婦女直到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鬆的嚴重性,陳文哲主任表示,當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宜儘早就醫觀察,才能讓人生七十不再「骨」來稀。。



















(記者陳家珍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哲主任表示,疼痛是很主觀的感覺,但醫界為了讓病人能夠精確的講出到底有多痛,把疼痛感區分為十級,一分最輕微,十分最疼痛。統計指出,剁手指達十分是天下第一痛,癌症疼痛是第二痛,生產則是排名第三;而骨折的痛苦指數高達七、八分,與生產的痛不相上下。曾經因為坐馬桶造成多節脊椎骨折的王阿嬤說:「想像生囝仔的陣痛痛上好幾個月,你說,這種痛普通人咁凍ㄟ條!?」

骨鬆骨折:銀髮族致命危機
陳文哲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正是造成老人家骨折的重要原因之ㄧ。根據全民健保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7000例,大約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骨折帶給老人家的後遺症相當嚴重,根據《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調查》發現,老人家一旦發生骨折,大約10~25%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25%的人在一年內無法行走,有40%或是更多的人必須依賴他人生活,可見骨鬆及骨折不但影響銀髮族的健康,也嚴重衝擊他們的生活品質。

骨鬆骨折讓阿嬤淚水停不住
陳主任表示:「骨質疏鬆症就像人體海砂屋,在一點一滴流失骨質的過程中,會出現腰酸背痛、駝背的症狀,慢性疼痛對這群阿公阿嬤來說,常認為忍一下、習慣就好,但直到有一天當外力造成骨骼坍塌再送醫時,通常都已經痛到講不出話來了。」


骨質疏鬆治療刻不容緩
陳文哲主任表示,治療可分為「治標」與「治本」。所謂的「治標」是以藥物或外科手術治療骨折部份,減緩骨折所造成的急性疼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穿背架、灌骨水泥與開刀手術;而「治本」則是針對骨質疏鬆症進行藥物治療,也就是積極的防止骨質流失或促進骨質的再生。

目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分為「破骨抑制劑」與「造骨促進劑」。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黃兆山醫師表示,「破骨抑制劑」可經由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鞏固骨質並增強密度,進而減低骨折風險,但由於這類藥物同時也抑制造骨細胞,因此服藥僅能保骨本,較難改善骨質。而「造骨促進劑」也就是副甲狀腺激素,利用每日短時間(約30秒)皮下注射副甲狀腺素的方式,使造骨細胞(osteoblast)的數量及活性增強,直接刺激骨頭生長,快速增加骨密度及骨質,是唯一可充實骨骼結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只可預防骨鬆的惡化,並無法使骨折處再恢復原狀?
現代人已經有「存骨本」的概念,大家也知道對抗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骨質流失,法補救嗎?

國外一份研究針對1,124名65歲以上嚴重骨質疏鬆婦女,分別以破骨抑制劑及造骨促進劑治療,研究結果發現,使用破骨抑制劑的婦女治療18個月後,骨密度增加3.8%,同時期使用造骨促進劑副甲狀腺素的婦女卻可提升骨密度達19%,以及降低嚴重背痛發生率達57%。
造骨促進劑解除疼痛明顯優於其他藥品
黃兆山醫師進行的造骨促進劑在解除骨鬆疼痛的研究也顯示,使用6個月後,有83%的病患背部疼痛獲得減輕,而疼痛指數也從6.7降到輕度疼痛的3.7,顯示造骨促進劑對於疼痛減緩及提升骨密度的療效相當好。

曾經因坐馬桶坐斷多節脊椎骨的王阿嬤,由於嚴重背痛,一度僅能躺臥沙發,在接受半年破骨抑制劑治療後,疼痛情況並無明顯改善,由於無法行走,加上嚴重疼痛及睡眠不足,阿嬤終日以淚洗面。直到黃醫師為王阿嬤使用造骨促進劑治療後,短短一個月,阿嬤就明顯感覺背部不再痛到無法忍受,而注射造骨促進劑一年半後,目前阿嬤已恢復行走,甚至能爬三層樓梯。
目前健保對於「造骨促進劑」已有給付,適用對象為:因嚴重骨鬆造成兩個(含)以上脊椎或一個髖骨骨折之患者,而嚴重駝背者以及嚴重背痛者,可能已有多節脊椎骨骨折,建議及早就醫,以解除疼痛。

「安靜的疾病」需細心的關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安靜的疾病」,許多婦女直到發生骨折才知道骨鬆的嚴重性,陳文哲主任表示,當65歲以上老年人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宜儘早就醫觀察,才能讓人生七十不再「骨」來稀。。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