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星期五
◎PChome │◎YAHOO │
 

深層腦刺激手術療法 改善跳電現象重獲自由新人生
【記者陳家珍台北報導】

26歲的郭小姐,當時發病時,是才剛產完1個月的準媽媽,如今兒子已經上國小了。郭小姐回憶起當時做完月子後,偶然發現餵小孩喝奶、換尿布時手會不時顫抖,連身體都變得僵硬,除了雙腳發生抽筋外,甚至常常發生走路會傾斜而導致重心不穩跌倒,以為是產後的後遺症,當下並不以為意,直到一年後在母親陪伴下,赴醫院檢查卻診斷出罹患年輕型巴金森氏症,當下郭小姐及母親除了詫異外,不知該如何因應未來人生。


在偶然機會郭爸爸看到一本「鬱金香花開,巴金森的病與症」,介紹如何照顧巴金森症患者,郭小姐在家人的陪同下,接受作者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林欣榮副院長的治療團隊治療,並採用目前最有效的深層腦刺激手術療法(DBS),現在郭小姐病情已逐漸好轉,術後並配合低劑量口服用藥,已經恢復以往的生活步調。

郭小姐非常感謝媽媽照顧及醫療團隊的幫忙,現在的她,不但可以獨立做簡單的家事,並走路接送小孩上下學外,也加入台灣鬱金香動作障礙關懷協會當會員,協助更多與她相似的病友,希望以自身親身經歷的經驗,相互交流來振奮鼓勵所有巴金森病友們。

通常巴金森氏症的患者是在60到70歲之間發病,而診斷時的平均年齡為65歲,因此,在40歲之前發病是屬於較特殊的情形。50歲之前發病的巴金森症候群,稱做早發性巴金森氏症候群(Early Onset Parkinsonism, EOP),其中又把早發性巴金森氏症候群再分為青年巴金森氏症(Young Onset Parkinson Disease, YOPD),指發病在二十一到四十歲的患者,和少年巴金森氏症候群(Juvenile Parkinsonism,JP),指發病在二十歲以下的患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林欣榮副院長說明,巴金森氏病流行率約0.1%,六十歲以上流行率約1%,七十至七十九歲則約1.5%,男女發病率約為5:4。初期症狀是些微的肌肉酸痛或抽痛、莫名的疲倦等,常會被誤認是過度工作的疲勞或是精神的壓力所引起,隨著時間身體動作會愈來愈緩慢,造成生活的不便;臉部表情也愈來愈少,對本身的自信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上述案例的郭小姐是屬於年輕型巴金森氏症,林欣榮表示,對這類病患來說,因為必須面對生理及情感上極大的挑戰,包括疾病對工作、婚姻、生育及未來人生規劃的影響,以及漫長的藥物治療過程可能發生的各種藥物反應,和自身無法控制的運動功能、情緒變化,由於家人平常都己經有其他工作,若是家裏成員突然多出名患者需要全天候地照顧,而攪亂彼此的生活品質,甚至可能拖垮整個家庭,造成更大的社會成本支出。


超過四成以上的巴金森患者,在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會出現「開關交替反應」,常見的現象包括「突然間動不了,身體好像被鎖住」、「吃藥一小時後身體才能動,但過不了多久,身體又失去正常活動的能力」,在藥物引起「開反應」時, 病情可獲良好控制,但當「關反應」啟動時,症狀完全無法控制,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

當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嚴重病患之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品質,手術治療便成為很重要的治療方法。深腦部刺激術(DBS)是目前巴金森病患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有效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症狀的手術之一。根據美國新英格蘭雜誌研究顯示,使用深腦部刺激術(DBS) 的病患,1-5年後可減緩巴金森氏症狀產生顫抖現象約75%,僵直現象約71%,無法動作約49%,口服藥物也能大幅減少約5成以下的劑量,不但使病患日常生活品質大幅改善,患者還能找回百分之五十以上失落的生活能力。

(圖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林欣榮副院長。)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