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星期三
◎PChome │◎YAHOO │◎南投「便捷稅務通」 │◎房屋稅5/1開徵按時繳納 │
 

服貿開放中資進入產業 如何創造雙贏
【記者陳金寶台北報導】由台大經濟系及台大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如何簽訂服貿協議,共創兩岸雙贏?系列研討會〉,27日邁入第五場,以「如何防護社會安全:對醫療產業及照護體系影響」為主題,邀請學界及產業界人士公開討論。

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秘書長謄西華指出,在服貿協議的簽訂過程中,醫療單位最在意的是醫療公共化與公益性消失,私募基金取代了公共投資。謄西華表示,醫療資源是公共資本,一旦醫療被商品化跟營利化,就會導致階級不平等,因為病人會被「標價」。如果醫院被市場化,跟醫療的本質就有所矛盾。

謄西華說,本次服貿簽訂的內容為「開放捐助財團法人醫院」,且捐助金額無上限,但她質疑,中國目前的醫療發展相當失衡,城鄉醫療資源極度不均,為什麼中資還要花錢來捐助台灣的財團法人醫院?此外,一旦兩岸醫療產業互通,國人的健康資料可能外洩,這將是重大危機。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鄭雅文,回顧中國政府的醫療政策發展史,發現在服貿協議中,中國對台灣的市場開放承諾,就是中國現行的醫療開放政策。換句話說,簽署服貿對中國的醫療政策來說並無任何改變,反而是台灣因此開放中資進入產業。

鄭雅文認為,台灣醫療業者赴中國投資的動機,歸因於台灣環境不好,對岸環境比較好。台灣都會區的醫療資源供過於求,同業之間競爭惡化,反之在對岸,醫療服務業的營利不斷成長,對台灣的醫療業者具有誘因。鄭雅文反問,在台灣都會區醫療資源過剩的狀況下,為何還要開放外資投資?服貿協議的目的不清,決策過程不透明,讓人疑惑。

鄭雅文指出,醫療營利化會導致幾個不利情況,包括會造成醫療人員分布不均,醫事人力流入利潤較高的商業醫療部門,也會導致醫療費用上漲,使得醫療服務的公益性流失。

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黃文鴻,以中藥批發業為例,目前產業的上游已經被中國控制,中藥商擔心服貿一簽,中藥材會因此被一條鞭壟斷,導致台灣的中藥批發業更難生存。黃文鴻說,一旦服貿開放醫療服務,老人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非營利的本質,將會被改變,逐步走向營利化。

中國民國殘障聯盟秘書長王榮璋強調,簽訂服貿協議,使得身心障礙服務走向市場化,不再具有非營利與公共化特質。走向市場化的服務,追求的是利益極大化,而非保障服務使用者的利益。王榮璋引用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的研究指出,一旦中資發現台灣醫療產業無利可圖,立刻拋售,就會破壞社會福利的準市場,照護服務將落入高風險。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主治醫師劉介修以自身經驗為例,台灣在偏遠地區的醫療質、量都有短缺現象,簽署服貿協議,有一說是可以引進大陸資金跟人才,來解決台灣醫療資源短缺的問題。但劉介修觀察,近五年來在醫療雜誌上,出現不少鼓吹醫療人員到大陸就業的廣告,一旦簽署兩岸服貿協議,究竟是能引進大陸資金,還是會導致台灣醫療資源、人才外流?他認為,簽署兩岸服貿協議,不是為了改善台灣的醫療服務品質;且不管是為了營利,還是政治利益交換,對台灣人來說都不是好的結果。

醫勞盟理事柯紹華進一步認為,台灣的醫療體系長期被扭曲,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放任財團醫院無限制的擴大。名義上,財團法人醫院雖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在尚未開放財報讓公正第三方檢視之前,所謂「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說法都不具有意義。

柯紹華說,財團醫院不斷擴大的結果,讓越來越多人「小病往大醫院跑」,浪費健保資源,增加國家的開支。而醫事人員大量集中在財團醫院,醫院壓榨人員情形嚴重,造成血汗勞動。

柯紹華表示,中國對於台灣的醫藥市場,包括醫材、美容等虎視眈眈已久,一旦中國資金進入台灣市場,便會試圖整握醫藥市場,等到兩岸醫藥服務業全面開放,中國資金就會想要全面掌握台灣的醫療產業鏈。2013/9/28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