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星期四
◎PChome │◎YAHOO │
 

法文化獎4位得主 各與台灣結下不解情緣
【本報綜合報導】第22屆台法文化獎10日在巴黎頒給4位長期深度探究台灣的法國文化界人士,他們分別投入達悟族文化、電影攝製、舞蹈及漢學,都與台灣結下不解之緣,且故事都還在繼續。

獲獎的4位得主,分別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東南亞中心(CASE)榮譽研究員艾諾(Veronique Arnaud)、導演尚若白(Jean-Robert Thomann)、在法國里昂政治學院任教的高格孚(Stephane Corcuff)、法國國際編舞學院暨國立舞蹈中心(ICI-CCN Montpellier-Occitanie)總監黎卓(Christian Rizzo)。

艾諾自1970年代起研究達悟族文化,至今長達近半世紀,累積大量第一手海洋文化、口傳文學及歌謠資料,還保存許多達悟族語錄音,如今這個語言越來越少人使用,凸顯艾諾長期紀錄的可貴。

48歲的尚若白與台灣的故事長逾20年,他拍攝有關台灣的紀錄片多達16部,主題包含歌仔戲、選舉等各種文化,還有兩部劇情片,目前有大半時間住在台灣。

1971年生的高格孚專注漢學,曾在台灣生活多年,擔任過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主任,著有「風和日暖」中文版,探討台灣人與國家認同議題,法國媒體遇到台灣社會、民主或兩岸關係等議題,經常求教於他。

黎卓生於1965年,多年來與台灣藝術家共同創作,他在書面致詞中說,自己13年前因緣際會到台北駐村,從此「與台灣展開一個綿長而美麗的故事」,當時計畫結束後,他在返回巴黎的飛機上,想到在台灣的種種經歷要離他遠去,「哭了好幾次」,一下機就決定盡快再訪台灣,後來也如願以償。

頒獎典禮晚間在巴黎的法蘭西學會(Institut de France)舉行,由文化部長鄭麗君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終身秘書皮特(Jean-Robert Pitte)頒發。

台法文化獎創辦於1996年,由文化部(當時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及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合辦。

今年除了頒獎,還首度舉辦研討會,邀請獲獎人分享各自對台灣的研究,僅黎卓因排練工作未能出席。

尚若白的題目為「台灣,以歌述史」,用近百年來不同時期的歌曲來記憶台灣的政治歷史和身分認同;艾諾以飛魚為中心,介紹達悟族的捕魚儀式和文化意涵;高格孚從「太陽花運動」談起,闡述運動前後的政治和年輕一代參與民主的方式演變等。

駐法代表吳志中也在現場分享看法,他提到,太陽花運動後,台灣政治更加透明,國會頻道開播就是一例;此外,香港學生汲取「太陽花運動」經驗,後來出現「雨傘運動」,北京憂懼台灣給華人社會帶來的改變,所以現在在各種國際場域,都試圖抹滅台灣的存在和影響力。2018/9/11

鄭麗君赴法主持第22屆「臺法文化獎」頒獎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於1996年共同設立的「臺法文化獎」,法國當地時間9月10日傍晚於法蘭西學院大院士會議廳舉行第22屆頒獎典禮。

文化部長鄭麗君專程飛往法國,與人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馮樹雅‧竇西瓦(François d'Orcival)先生及終身秘書尚-侯貝‧皮特(Jean-Robert Pitte)先生共同主持這項一年一度臺法文化交流的盛典。今年1月甫擔任人文政治科學院院長的達克斯(Xavier Darcos)先生親自接待,表達熱忱歡迎之意。

第22屆「臺法文化獎」評審會議去(2017)年於臺灣舉行,法方評審委員為此專程前往臺北進行評審作業。該屆因各領域翹楚踴躍報名,臺法雙方評審就每位候選人的參選事蹟充分討論後,不同往年多為1至2名獲獎者,共評選出4名獲獎者,分別為尚若白 (Jean-Robert Thomann)先生、維若妮卡‧雅諾(Véronique Arnaud)女士、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 先生及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 先生。

尚若白(Jean-Robert Thomann)先生身兼影片剪接師與導演身分,自2000年起以臺灣日常生活為主題,關注臺灣作為年輕民主國家及其與亞洲間之關係,進行紀錄片之拍攝,至今已有16部以臺灣為主題之紀錄片,及2部於臺灣拍攝之劇情片。

維若妮卡‧雅諾(Véronique Arnaud)女士為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東南亞中心榮譽研究員。她自1971年起,為深入瞭解達悟族(昔稱雅美族)文化,進行約12次駐地研究,蒐集了相當豐富充實的檔案資料。

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an Rizzo)先生為編舞家、舞台設計師、導演與視覺藝術家。2006年於臺北國際藝術村駐村期間,開始與臺灣有所連結,之後除於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等地發表作品外,並與臺灣藝術家共同創作,作品豐富。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先生為里昂政治學院副教授。在完成以臺灣為題之碩士與博士研究後,高格孚先生持續進行與臺灣有關之研究、發表與教學工作,包括教授臺灣研究課程及論文指導;以中、法、英、日文發表臺灣研究,並從政治、歷史等角度討論臺灣認同問題;組織法語圈臺灣研究機構。

本屆頒獎典禮在法蘭西學院邀請各界貴賓,包括法國文化部主任秘書Alain Lombard先生、法國教育部總督察Myriem Mazodier、日本文化會館主席杉浦勉先生、愛沙尼亞駐法大使Rea Rannu、夏宏特省省議會議長François Bonneau、南特三大洲影展主任Jérôme Baron先生、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中心國際部主任Paola Palumbo女士、國立視聽中心公關部主任Myriam Kryger、國立吉美東方博物館電影節目部主任Véronique Prost女士、布朗利博物館研究及教學部主任Frédérique Keck、橘園美術館表演廳主任Hubert Laot先生、國立Créteil劇院節目策劃人Fanny Bertin女士、法國國際廣播臺節目製作人Caroline Bourgine女士、法國電影資料館文化節目部專員Wafa Ghermani女士、法國文化廣播電臺節目製作人Brice Couturier先生、游牧文學節主席Didier Lesaffre先生、海軍水文暨海洋學處海軍上將Jean Laporte、駐法國代表處吳志中大使、人文政治科學院院士等百餘人觀禮下進行,本屆首次透過製播影片方式介紹四位得獎人與臺灣結緣進而投身臺灣文化的心路歷程。2018/9/11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