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星期五
◎PChome │◎YAHOO │
 

客委會 少數族群語言復振國研會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由客家委員會和中央大學合辦為期兩天的「客語及少數族群語言復振」國際研討會15日上午在臺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揭幕,邀請海內外從事語言復振的工作者及學者專家,就各國語言保存、復振的實務經驗及法制規範及行政措施進行研討交流。

客委會主任委員李永得出席開幕式時表示,期待透過本次研討會,吸納各國語言保存與復振的經驗,以為政策推動參考,進而讓臺灣的少數語言客語、原住民語、閩南語能永續保存下去。

這項國際性的少數族群語言復振研討會,共邀集了對日本阿伊奴、芬蘭薩米、比利時、德國索勃、英國威爾斯、法國布列塔尼亞、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等歐亞7國實務經驗者、學術研究者及國內相關人士250餘人齊聚討論分享。

李主委致詞時說,今(107)年12月28日適逢「還我母語動30周年」, 透過此次的國際交流研討會,希望能汲取世界各國母語復振的經驗,讓臺灣的母語復振往前再邁進,他指出2年前曾訪問過英國威爾斯,之後前往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交流,發現全世界少數族群母語復振都曾經歷「政府打壓」的時期,威爾斯和臺灣更曾同樣上演「講母語就被掛牌子」的相同遭遇,但隨著民族自覺,近年母語復振的推動如火如荼,使用母語的人能得到自身的認同感、文化光榮感,但如何讓人民在各種場合都自然使用母語,不讓母語繼續流失,他希望藉由這次的研討會,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討論如何保存母語,讓母語成為安定國家社會的力量。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指出,臺灣是個多元族群共存的社會,而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更是國內第一個客家語言研究的單位,一直致力於客家語言的研究、保存、推廣,但他回憶,小時候在宜蘭是以閩南語當作日常語言,一直覺得身邊的人應該都要會講閩南語,但大學到了臺北就學後,卻震驚身邊的朋友居然不會講閩南語,到了桃園、苗栗客庄,再次驚覺大家都說客語,讓他發現臺灣真的是多族群組成的國家,卻也因為如此,臺灣社會才能如此多元發展,他也舉例,以前當兵到了高雄,向路人用華語問路,路人卻不太想理會,但改成閩南語問路,對方卻親切的主動將他載到目的地,這也證明母語是自我文化認同的重要元素,透過母語果真能瞬間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因此希望今年客家基本法修正通過後,能透過各面向讓母語及文化進一步復振,讓臺灣繼續往多元文化共榮的國家邁進。

英國威爾斯語言前主席Meris Huws也在會研討會中分享,她復振威爾斯語的40年經驗,以及威爾斯語如何從被歧視打壓,到現在已經得到和英語平等的地位的歷程,她語重心長的提醒,國家立法保護少數語言只是「起步」,無法阻止語言持續流失,但威爾斯語會「停止語言流失」成功保存下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通行文字」,因為1588年,有威爾斯語的聖經和聖詩翻譯出版,此外還有威爾斯文的詩集與文學作品,讓不會講威爾斯語的人們,能透過通行文字認識威爾斯的文化和語言,讓威爾斯語得以停止流失,成為世界少數語言保存的學習範例。

這項期兩天的國際研討會, 15日早上進行專題演講,下午緊接著進行議題研討,包括「臺灣客語之推動」、「第一場國外經驗分享交流:荷蘭語在比利時的政治現況:真實與想像歷史」、「臺灣原住民族群語言之推動」等主題; 16日將進行第二日的全天研討會包括,「第二場國外經驗分享交流:薩米語言教育之經驗與實踐、阿伊努語現況與日本政府的阿伊努族政策」、「臺灣閩南語之推動」、「第三場國外經驗分享交流:加泰隆尼亞為例」。2018/12/15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