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星期四
◎PChome │◎YAHOO │
 

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 地球日前盛大開幕
(記者謝志朋台北報導)
一向以保育濕地、推廣濕地環境教育為經營宗旨的關渡自然公園,日前舉辦『2007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來自英、德、荷、瑞士、波蘭、智利、巴西、加拿大、香港及台灣的自然裝置藝術大師齊聚一堂,利用天然素材結合四季變化、生物參與等元素,在關渡自然公園內創作出12件大型自然裝置藝術品,這些作品即將於4月19日完工,並於世界地球日(4/22)前一天起盛大開展。民眾除了可在4/11~4/19創作期間到關渡自然公園現場親眼見識藝術家們的工作過程,更可於4/21(六)上午11:00至下午2:30,以及4/22(日)下午2:00-5:00參加開幕活動,藝術家們將各自在關渡自然公園現場架設DIY攤位,親自傳授大家自然藝術,並與入園民眾互動。

融合了環境生態與藝術元素的『2007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由行政院文建會與台北市政府共同指導,一口氣聚集了十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自然裝置藝術家共同現地創作,在國內可說是相當罕見的大型活動。主辦單位關渡自然公園延續去年首次舉辦的成功經驗,今年將規模擴大,參展藝術作品從6件擴增為12件,而因為有些作品為多人共同創作,藝術家人數也由去年的6人增加為15人,內容豐富度與可看性均大幅提升。除了現場創作之外,主辦單位更用心安排了兩場小型座談會,讓藝術家們跟民眾分享他們在自然環境中的創作經驗與觀點。關渡自然公園表示,『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的主要目的,是讓藝術家將大自然帶給他們的感動化為具體的作品,並成為人與大自然間對話的橋樑,進而啟發更多人思考自身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

2007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節的展出陣容相當堅強,12件作品皆以其獨到的創意與呈現方式,自全球270多件提案中脫穎而出。負責策展的美國旅台藝術家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 表示這些作品除了富含趣味性與不同國籍的概念、文化外,也符合關渡自然公園保育濕地與提供民眾遊憩賞鳥的宗旨。來自英國的藝術家班‧塔分德(Ben Taffinder)認為水是串連關渡自然公園各元素的主題,理當作為互動式藝術品的最佳主角。他以竹子製成一座可讓水在其中流動的『活水迷宮』,參觀者可利用幫浦抽取池水導入迷宮中,藉著水的流動而使作品展現生命力,而流水最後將回歸原處;德國的可奈利亞‧孔賴茲(Cornelia Konrads)則嘗試以植物編織與關渡自然公園本地建築物巧妙結合成為作品『芳草柱』,營造出像是停格影片般奇異的視覺效果。孔賴茲希望以這樣的畫面表現出某個瞬間,在當下包括參觀者在內的許多奇怪事件,彼此進行著無常卻獨特的相遇;智利的巴布羅‧塞巴斯汀‧福恩地斯‧歐梭里歐(Pablo Sebastian Fuentes Osorio)向來善於以「城市」為創作主題,過去曾經以繪畫或是石材等不同媒材圍繞「城市」主題加以發揮。這回他將在關渡自然公園裡利用竹子等植栽為素材,創作出一個可以供鳥類、昆蟲等生物”進入參觀”的『飛羽城市』。其它還有加拿大環境藝術家卡爾‧史瑞矩拉克(Karl Ciesluk)要利用水的倒影創作作品『僅存一魚』;香港知名藝術家梁美萍以天然素材仿造電腦鍵盤上的”Delete”鍵,象徵毀滅與建設之間對話的作品『刪除』;瑞士的三人小組維利格/韓德曼/維利格(Judit Villiger/Janice Handleman/Daniela Villiger)將利用黑白兩色的竹枝化為數位點陣,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濕地間鋪排出一幅1971年間德國人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在沼澤中跳躍的黑白照片,取名為『躍入泥沼』。約瑟夫‧波伊斯是世界上第一位開始關心濕地生態的裝置藝術家,也因此,這幅圖案設置在以保育濕地為職志的關渡自然公園內更顯得意義非凡;波蘭的馬瑞克‧瑞尼斯(Marek Ranis)要利用竹子製成船形,再以印有台灣衛星照片的拼布裝飾,做成作品『漂浮之島』;另一位德國藝術家蘇珊‧洛夫(Susanne Ruoff)緊扣關渡自然公園的賞鳥主題,並將之顛覆,以天然素材製做迷你的『觀人小築』,這些迷你小建築的外型將完全模仿園區內原有的「賞鳥小屋」,賞鳥人與鳥兒角色對調,別有一番趣味;荷蘭的凱倫‧凡德‧摩蘭(Karin van der Molen)要以天然素材創作一雙『夢想的翅膀』,參觀者不但可以觀賞,更可以親身參與成為作品的一部份,想像飛翔的感覺;來自巴西的夫婦檔藝術家丹妮絲‧米蘭與艾瑞‧裴瑞茲(Denise Milan and Ary Perez)的作品『河流‧生命‧泉源』表現出台灣與巴西的兩條重要河流—淡水河與亞馬遜河—奔流入海的景象,鼓勵人們思考河流對生命延續的重要性;台灣藝術家潘娉玉將人類科技發展與環境破壞之間關聯性的省思,化為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運用橋的意象,以一座無法作用,無法幫助人到達彼岸的橋,來呈現其對於當代生活中,有關距離的矛盾狀態;另一位台灣的年輕藝術工作者黃廣華則將運用現地的自然材料製作出一個個大小、高度不一的球體,營造出猶如樹屋的「仿自然」空間,名為『築‧棲』,要讓觀者步入其中後感受一種全新的空間體驗。

12件作品完成後,將在關渡自然公園展出半年,園方將定期拍照紀錄各作品的樣貌變化,並將照片放在活動網站上與民眾分享(http://www.weboffice.idv.tw/gdpark/),有興趣的民眾不但可上網瀏覽,還可以投票給自己喜愛的作品。而為了讓民眾更加深入瞭解這些作品與其背後的創作理念,關渡自然公園更規劃了『 自然裝置藝術導覽解說 』,自 5/5~9/15,每個星期六、日的下午1:00~2:30進行,每場每人收費50元,民眾入園後可於關渡自然中心一樓服務台現場報名,團體(30人以上)可預約非假日時段,詳請可見活動網站或電洽關渡自然公園02-2858-7417,轉分機211~213。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