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9-星期五
◎PChome │◎YAHOO │
 

海生館再創全國第一 孵育寒帶北極鳥
(記者陳家珍屏東報導)

  屏東海生館近日來喜事不斷,來自北極在台定居一年的鳳頭海鸚鵡,因4~6月為繁殖季,自5/25日晚間起一連下了四顆蛋,讓館內的飼育人員為之振奮,代表了國內復育生物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成就,更代表了海生館模擬原棲息地環境的成功。為了蒐集更多有關鳳頭海鸚鵡的孵育研究資料,在不打擾海鸚鵡的自然孵化過程下,海生館特別於巢穴中架設了紅外線針孔攝影機,24小時監看海鸚鵡的孵蛋過程。
  鳳頭海鸚鵡主要是分布在北太平洋的海鳥,一生當中大部分時間皆生存於海上,僅有每內4月~6月期間,才會飛至小島或沿海的峭壁上築巢繁殖,在5月左右館內飼育人員發現許多的海鸚鵡都逐漸的在巢穴前徘徊,仔細觀察發現其中編號128 &129及138 &122皆各產下一顆蛋。由於海鸚鵡是由雌性與雄性輪流孵蛋的,但其中編號138 &122的海鳥爸爸媽媽卻一度將蛋遺棄不孵化,讓飼育員誤以為這顆蛋是未受精卵,經過了2天的觀察,這對年輕爸媽有了開始孵化的動作。現在飼育員十分期望這顆差點成棄嬰的海鸚鵡寶寶可以平安的孵化長大。
在後續的幾日又陸續有編號135 &126及127 &134的海鸚鵡各產下一顆蛋,其中編號135 &126這對恩愛夫妻,已經是在館內第二年產下新生蛋了,去年海生館第一顆產下的海鸚鵡蛋,就是由牠們兩位所孕育的,而今年又努力的為海生館增添喜訊,讓照顧他們的飼育員都開玩笑的說要為他們舉辦正式的婚禮了呢!因此館內目前共有4顆新生蛋,預計在今年暑假期間,這幾隻海鳥寶寶就可以走出巢穴與遊客們見面了。

  鳳頭海鸚鵡平時除了可以飛翔之外,更是出色的潛水高手,潛水時間最長可達一分鐘,主要食物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當他們在水中補食的時候,可以將捉到的小魚儲存在嘴裡,最多可同時叨著30幾尾魚在嘴裡,呈現一個很妙的畫面、體型平均體長為45公分,雙翅展開也是45公分、平均壽命約15-25歲,為海生館去年新開幕的-「世界水域」中,所展示的北極代表生物。目前館內共有15隻海鸚鵡平均年齡為7、8歲。海鸚鵡繁殖期通常在4月底至6月,而為了在春季可以吸引異性交配,在冬季時,海鸚鵡的羽毛會變的比較鮮豔,鳥的體色會呈現黑褐色,翅膀下方則有些許白色羽毛,臉部為白色,嘴部呈現亮紅色,其色彩鮮豔的鳥喙,也讓牠們獲有「海鳥中小丑」的美名。而如果你最近在海生館看到2隻尚未變身的海鸚鵡,那就是去年新生的成員,因為今年僅有一歲而已,還沒有繁殖能力,所以現在只能灰灰、醜醜的與國人見面囉!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