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9-星期日
◎PChome │◎YAHOO │
 

觀光餐旅教育重學術輕實務 業界缺工嚴重
(本文作者:崔震雄 / 現職台東娜路彎大酒店總經理、台東縣觀光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商學碩士)
(記者吳明駿 編輯整理;圖/崔震雄)

崔震雄:『但是曾幾何時?當初為台灣培養出大批專才的專科學校數目,從民國85年的70所,到了民國99年僅存15所;大部分被「誘導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使大學校院數目從民國85年的67所到了民國99年膨脹為148所;高職,也從民國85年的204所到民國99年縮減成為156所;高中卻相對的從民國85年的217所到了民國99年膨脹為335所。整個台灣的技職學校與大專校院的比例,恰與前述職場人力的金字塔形結構顛倒,成為頭重腳輕的倒金字塔型。在政策領導辦學的現實下,技職教育界竟也開始瀰漫著重學術研究、輕實務傳承的風氣,一味的向高等教育研究型大學靠攏。』

以下為崔震雄先生的論述全文:

從八十五年,國內誕生了第一所國立的餐旅專科學校,適逢週休二日政策的推動,以及政府指定觀光旅遊產業,納入六大新興產業,還有陸客來台等因素,觀光餐旅產業以及相關科系,於是蓬勃發展起來,使得近年來觀光餐旅,成為大專校院中頗熱門的科系。

為求理論與實務的連結,國立高雄餐旅專科學校,率先採用三明治教學法,與旅館、餐飲、旅行社和航空業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提供學生實作機會,並引進優秀的業界人才擔任教職,從實務工作現身說法,要求學生「一手拿文憑,一手拿證照」,充分落實「學用相合」的理念,且透過海外參訪實習,「讀萬卷書,也行萬里路」,增廣見聞,豐富學生的視野。此一學制與畢業學生,當初確實受到業界熱烈的歡迎!也引起其他學校的效法。

在職場的人力結構中,技術與基層人員所佔比例較多、高層管理及研究人員佔比較少,整體呈金字塔形狀的科層組織。民國85年以前的技職學校與大專校院的比例,恰可符合這樣的金字塔形結構。整個台灣的技職教育,在當時其實是頗為紮實的,這一點對於造就了所謂「台灣經濟奇蹟」與亞洲四小龍龍頭的地位,應該是有相當的影響力。

但是曾幾何時?當初為台灣培養出大批專才的專科學校數目,從民國85年的70所,到了民國99年僅存15所;大部分被「誘導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使大學校院數目從民國85年的67所到了民國99年膨脹為148所;高職,也從民國85年的204所到民國99年縮減成為156所;高中卻相對的從民國85年的217所到了民國99年膨脹為335所。

整個台灣的技職學校與大專校院的比例,恰與前述職場人力的金字塔形結構顛倒,成為頭重腳輕的倒金字塔型。在政策領導辦學的現實下,技職教育界竟也開始瀰漫著重學術研究、輕實務傳承的風氣,一味的向高等教育研究型大學靠攏。

如果將正反兩個金字塔形相重疊如附圖,可以發現,難怪近年來一些在正金字塔(職場)左下角、右下角兩端屬於較基層、較辛苦的職務(如飯店中的房務清潔員、行李員等)常招不到人。

而在倒金字塔(學校)左上角、右上角的大學、研究所畢業生,卻又常常高不成、低不就的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甚至降格去屈就一些基層工作。這樣又何苦浪費那四年到六年,甚至更多年的青春與社會資源去讀那些院校、研究所呢?政府近年浪費太多資源,培育具備碩、博士學歷的學生,無助於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觀光餐旅產業的教父級人物嚴長壽先生,常撰文或在演講中評論台灣技職教育的怪象,他在「99年度全國大專校院諮商輔導主任會議」中指出,全台灣只剩下7%職業學校,10幾年前,高職被改成綜合高中,專科被改成科技大學後,卻用傳統一般學術學校評鑑,要看多少博士學位的老師、多少期刊發表。他本來以為職業學校,應該有更務實的專業培訓與師資,但卻質疑目前所有科技大學,90%是學術化的老師,「這些老師怎麼教技術?怎麼教專業?」

誠如嚴先生所說,近年來技職學校瀰漫一股「升格風」,學校為此大量引進擁有博士學位、沒有實務經驗的教師;原本的技術教師,也被積極誘導放下專業去寫論文。這些學校為了評鑑、老師為了升等,全力向學術傾斜,使技職教育向理論靠攏,教學內容產生很大的變化,好似都在培育師資、研究員,與產業需求脫節。

連他一手拉拔的高雄餐旅大學都不能倖免,原本以為該校與業界的配合,應該一帆風順,但他對後來產生的現象很痛心,他也認為,這不是高餐旅的問題,而是整個技職教育的問題。筆者在職場中深有同感!特此呼籲教育界長官先進們,正視這個問題並亟思改善之道,則觀光餐旅產業幸甚!莘莘學子幸甚!#100.03.02【台灣觀光論壇---觀光餐旅教育與台灣觀光】

更多飯店、民宿、住宿、旅遊及美食相關新聞,請至自立生活旅遊網搜尋。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