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
 
花彩節韭菜花季擦亮地方招牌 張善政挺大溪農業
新莊中港大排星光導覽活動 首場報名秒殺
雙北世壯運前進高雄旅展 推多項母親節優惠
相遇:臺灣陶瓷的美術風景 陶博館盛大開幕
臺灣唯一 淡水古蹟博物館入選全球首屆百大故居
賞金針花向日葵 台中后里環保公園花海賞花熱潮
中正野餐日登場 300人健走體驗「智遊嘉義」
長濱雙浪金剛馬拉松 逾2,200名跑者暢快完賽
台灣好行「679台中活力海洋線」 輕鬆暢遊海線最美風光
彰化鹿港慶端陽「龍王祭」登場
台中加入自然城市平台 城市治理融入保育新思維
賞花不必等夏天 大漢溪新海濕地首波荷花盛開
正值螢火蟲季 新北推農再社區賞螢體驗農村生活
2025府中醉夏趴 微醺開趴迎初夏
全景天窗 中市雙層觀光巴士推出台中台北雙城優惠
中台灣拓展日本市場 魅力席捲關西
新北電競爭霸戰冠軍出爐 展區開放至5月11日
我是一片雲親子音樂會 簡文秀與民眾嗨唱
2025春遊三鶯 花香、茶香、咖啡香繚繞陶博館
感恩母親節 板橋花市花現幸福

 

 

 

 

 

 

 

 

 

 

 

 

 

十三行「運動競化論」特展揭開骨骼中的競技密碼
 
(記者謝政儒新北報導)隨著中華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奪得門票,全臺掀起熱血沸騰的運動風潮。在欣賞運動競技時,你是否想過,長期運動訓練會在身體留下什麼痕跡?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運動競化論—古代生活與現代競技特展」,運用3D列印技術揭開史前人骨骼裡的「生存密碼」,從腰椎骨刺到鎖骨凹陷,每處痕跡都訴說著從史前技能到現代競技的演化故事。

「運動競化論—古代生活與現代競技特展」以南島語族的生活技能為主軸,完整呈現射箭、投擲、負重、划船等原始技能如何蛻變為當代運動項目。展場匯聚來自17個地區的精采文物,包含沙巴、蘇門答臘等地的珍稀藏品,真實呈現古代族群為生存而發展的技能工具。同時,展覽也呈現具代表性的現代競技物件,包含曾於2018亞洲青年錦標賽和2017亞洲錦標賽分別繳出一金一銀和兩銀佳績的「輕艇男孩」-劉錦翰的「戰艇」,讓你親身感受征戰賽場的熱血瞬間,體會乘風破浪的競技魅力;以及國史館典藏的《1995年世界射箭錦標賽中華隊簽名競技弓》,見證臺灣選手在國際賽場上的榮耀時刻。
  
「十三行人的運動」展區以體質人類學角度呈現研究成果,透過3D列印還原史前十三行遺址出土人骨,讓觀眾近距離探索「運動印記」。考古證據顯示,十三行人因應生活需求,長期從事高強度體力活動,在骨骼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女性腰椎骨刺可能與經常負重工作有關;男性的鎖骨肌肉附著痕跡則顯示頻繁從事划船或射箭等活動,而凹陷的鎖骨更揭示大量使用臂力的生活習慣;此外,高頻率出現的蹲距小面反映出先民們日常負重與蹲姿工作的特徵。這些骨骼線索如同時光機,帶領觀眾穿越千年,窺探史前生活。為深化民眾對運動與健康關係的認知,博物館特邀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何承訓教授於3月22日下午2點主講《運動競技與健康》,何教授專研運動生理學與免疫學,將以剖析運動對人體的全方位影響,探索運動、健康與生活的最佳平衡點。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羅珮瑄表示,本特展以史前人類生存技能為鏡,串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優質教育」與「健康福祉」核心價值,透過先民與自然共生的啟示,引導現代人思考永續發展與身心平衡的重要性。特展即日起於第一特展廳展出;《運動競技與健康》講座免費參加,即日起受理報名,參加者有機會獲得特展專屬文創商品。
Copyright c 2009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