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星期五
◎PChome │◎YAHOO │
 

神像雕刻藝術化的蔡有土
記者施宏政嘉義報導
現年七十三歲的嘉義市神像雕刻家蔡有土先生,已近三十年不再持刀雕刻,回想雕刻過寺廟神明金身數量,蔡老先生直說全台都有,正確數量記不清處了,但超過九成嘉義地區的木雕、泥塑家將都是出自他的手。

在嘉義市城隍廟、地藏庵、太元宮、萬教宮等處處可見作的神像雕刻家品蔡有土,在慈濟宮內五府千歲旁收藏了三十七年,與常人等身大小、面容威嚴、手持各式刑具的八家將、文、武差,是全台寺廟中體積最大的泥塑家將。

慈濟宮主任委員盧昆常表示,先前曾有位台南藝術學院教授親自到廟勘查家將,對台灣早期本土神明藝術在雕工、刀法讚揚不已,廟方挑高、通風的建築結構,更幫助此些神像克服高溫、多濕的氣候環境。但時間一久仍不免出現裂痕,該位教授曾表示希望商請德國古蹟專家來台協助修復。

蔡有土表示,十六歲時即拜姑丈蔡順和為師,蔡順和就是嘉義市早期知名木刻師父蔡春之子,蔡順和在本市的作品包括中央噴水池的國父銅像、中正公園內的蔣公銅像等。國寶級藝術家林玉山年輕時就是從蔡春學習,隨後赴日學習,回台後逝於二二八事件。

當初,很多人嘲笑他一般神明供奉多達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學雕刻是件沒什「錢」途的工作,而他只是單純想學一技之長,跟隨師傅潛心學習,謀取生活所需。但各人因緣、巧思不同,同門四位師兄弟中僅他一人繼續從事神明雕刻工作。

隨著民國四、五十年台灣經濟漸有起色,一般民間信仰逐漸受到重視,神像雕刻這行業才漸有起色。蔡有土表示民國五、六十年間,來自全台各地訂單紛沓而來,當時嘉義市就有六、七十位知名的木雕師父,單就他的工廠就僱有四、五十位雕刻工人,分別從事劈木、修飾、金箔、上色等工作,每月平均有四至五間的寺廟委託雕刻,繁榮景像可見一番。

後因神像市場逐漸工分,蔡有土也逐漸轉從事目前神衣經營,加上大陸方面以低廉工資、造型精美的神像,大肆競爭國內手工神像雕刻市場,傳授九位學徒中也僅張賢良、吳勇男二位目前仍從事神像雕刻工作。#2004/3/3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