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振盛 啟動中潭藝術大道的推手 |
 |
|
【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南投縣文化局成立二十四年來,第一次有博士學歷還曾擔任過國家最高文官及立法委員的局長,他就是陳振盛。他到任後把文化局的文化素養往上拉抬了一階,在他積極推動下,臺灣文化藝術大道正如火如荼地生根發芽,並將結出耀眼的果實。
民國68年行政院於十大建設完成後,決定進行十二項建設,文化建設是其中之一,南投縣深知文化建設攸關國計民生之盛衰良窳,排除萬難,於69年7月鳩工興建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做為文化推動之根據地,工程分圖書館、博物館、演藝廳等部門,歷二年餘,於71年12月25日開始營運,為全省第一個落成啟用之文化中心。
文化中心後來改制為文化局,先後在黃宗輝、陳正昇、曹美良、陳秀義、李西勳、陳振盛等中心主任或局長推動下,竹藝博物館於76年5月啟用,為全省第一個地方特色館。86年12 月修繕歷史建築「武德殿」為文化園區, 94年10月圖書館單獨設館,陳振盛以不到一年時間,95年12月虎山藝術館建構完成,南投縣藝文發展中心和系統的規模日漸完備,且光芒四射。
陳振盛到任的時間雖然只有一年,已經建構中潭公路形成藝術大道的基礎,九九峰成為藝術園區,藝術家陸續進駐中潭公路沿線,藝術大道已漸漸成形。
擁有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的陳振盛,從南投縣政府辦事員開始公務生涯,其後歷任臺灣省政府科員、股長、祕書、科長、專門委員、參議,到總統府參議時已是國家最高文官職等,其後擔任立法委員,對全國性和南投縣的狀況都有極深入的了解。
任職總統府參議時,總統府成立國統會,草擬兩岸政策關係,先後與馬英九同為其重要成員,兩人因兩岸關係而結合在一起。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因嫻熟大陸文化,負責大陸及兩岸交流工作,與北京重要人士開會,互動頻繁。陳振盛有濃厚的文化根底,中國文化朗朗上口,其中國文學深厚學養,中國高官無人不折服。
陳振盛是海峽兩岸著名的文史學博士,唐宋藝術史權威,曾是故宮博物院重要活動導覽,台北縣文化局長朱惠良是西方藝術史權威,兩人一中一西,一南一北,相互輝映,均成就非凡。
九二一地震時,陳振盛母被壓死,於立法院代表罹難家屬致詞時,引用千年前不為人知之詩句「闕月昏昏漏未央 一燈明滅照愁床 病身最覺風露旱 歸夢不知山水長」,全國為之震撼,民眾因感動而輸入南投縣的救濟物資不計其數。
陳振盛認為,南投縣是山明水秀的山城,擁有多元族群,孕育了豐富的文化基礎,在本土文化方面具有相當豐富的藝術內涵,惟在地理上處於台灣的心臟地區,受限於邊陲地帶及農業縣的財政困窘,在先天條件不良的體質下,致使文化發展較為遲緩,因此,文化的深耕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氣及毅力來克服種種困難。
陳振盛任職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長以來,帶領著文化局人員,在南投縣各種領域,注入「文化與藝術」的深度內涵,以有限的經費,創造出最大的「文化與藝術」效益,讓南投縣民在發展休閒與觀光的同時,搭配豐沛的文化,走向高氣質的觀光大縣,並有效的全面提昇南投縣觀光與生活品質。
去年,陳振盛再造中興新村風華;今年,陳振盛又啟動了台灣文化藝術大道的規劃。國道6號通車在即,對於紓緩連接埔里、草屯之中潭公路假日車潮,當有實質且顯見之助益,惟對中潭公路沿線產業,將因車流之銳減而造成一定程度之衝擊。
陳振盛為挽救草屯鎮、國姓鄉、埔里鎮、魚池鄉必然的蕭條及沒落的危機,強烈使命感油然而生,今年他將全力推動營造中潭公路為台灣著名的文化藝術大道,藉以吸引遊客參訪,以創造中潭公路的文化藝術觀光價值,並帶動中潭公路沿線產業的開發。
【圖說】:文化局長陳振盛是海峽兩岸著名的文學博士,唐宋藝術史權威,深具歷史使命感,為挽救草屯鎮、國姓鄉、埔里鎮、魚池鄉必然的蕭條及沒落的危機,強烈使命感油然而生,是啟動中潭公路成為台灣文化藝術大道最重要的推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