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藝博物館97年巡迴展覽首次首站到中縣 |
 |
|
【記者蕭伯聰中縣報導】
南投縣竹藝博物館第一次展開國內巡迴展,由南投縣文化局策劃,簧
山藝友美術會策展,首站即來到台中縣立文化中心編織工藝館展出,該
美術會理事長黃健評和南投縣文化局藝術課員劉玉湖皆表示,該展將南
投竹藝與生活工藝作了最完美的呈現,歡迎大家一起來品味竹藝之美,
展期至8月3日。
竹在華人菁英藝術中具有多重的文化象徵意義,以其高風亮節、堅貞
耐寒及挺拔凌碧的特質,古今文人雅士經常以寫竹來怡情遣興。
為讓民眾對於竹藝有更深刻的體驗, 7月12日下午假編織館舉辦「竹
藝體驗」,邀請林裕允老師示範竹童玩製作、沈萬在老師示範竹雕、張
彩淑老師示範竹編,名額不限制,完全免費,現場提供相關竹藝品展售
,歡迎有興趣民眾踴躍前往參觀體驗。
南投縣得天獨厚擁有豐厚的竹材資源,早期人人幾乎靠竹吃飯外,竹
子除了拿來當作料理的食材外,竹子的枝幹本身被廣泛運用在竹藝、D
IY及竹炭上,開啟了竹子功用的新頁。因此〝竹藝〞是南投人最引以為
傲的地方產業,在日常生活中各層面皆與竹息息相關,因而孕育出最富
特色的竹工藝產業;竹藝博物館是台灣第一所落成的地方特色館,它的
設置,不僅是南投人愛竹的具體展現,也是吸引全國民眾來參觀的「藝
術之窗」。
竹藝博物館蒐藏有國內精緻、多樣的竹藝品,長期以來亦策辦有國際
竹藝文化節、邀請傳藝名師研習授課、舉辦竹藝創意產品開發競賽活動
等,從原本關注竹藝創作核心價值之外,擴展到更廣泛的主題-與觀光
休閒有關的社區竹產業之旅;或與自然生態有關的竹類栽植。
或近年來在環保及奈米科技的突破下,產業界研發出最熱門的竹醋及
竹炭系列商品等。此外,竹藝博物館也慢慢轉化為「生態博物館」的經
營模式,結合台灣工藝研究所、竹山、鹿谷的文化館、青竹園區及竹藝
家工作坊等場域,發展出既競爭又合作的伙伴關係。
此次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配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大手牽小手 跨步
向前走計畫」,與各縣市地方文化館交流結盟,邀請縣內以〝竹藝〞著
稱的葉寶蓮、邱錦緞、林裕允、沈萬在、張彩淑等老師與篁山藝友美術
會、南投縣竹藝學會、青竹生產合作社等團隊,舉辦「竹藝博物館97年
巡迴展覽」。
首次也是首站,即來到本縣立文化中心3樓編織工藝館,展出這幾年來
南投縣積極重振竹藝創作、以及結合觀光休憩、自然生態、環保科技等
跨業的成果,包括有竹編織、竹雕、竹家具、竹藝生活百貨、竹炭、竹
生態計50餘件。
蟄居於鹿谷廣鄉村的葉寶蓮老師中年才開始跟跟竹編界大師黃塗山學
習,從87年起參加文建會委託南投縣竹山鎮公所辦理竹藝編織傳習計劃
後,即積極投入竹藝世界,手巧心細的她,該年即參賽參加第8屆台灣
工藝設計競賽並獲得優選,兩年不到的時間,即開始學習「倒篾劈法」,
91年更榮獲第二屆國家工藝獎一等獎殊榮,創下台灣史上第一位以〝
竹編織〞奪得國家第一等獎的紀錄。
葉老師表示,竹藝工作必須從選材、剖竹、染色開始,什麼樣的作品
都需要不同的竹子,非常耗時,編織過程當中耗心費力,非常辛苦,但
是每當完成一項作品、或有了突破,都充滿了喜悅,最近她編製了女用
手提袋,穿插斑青的竹綠,富於現代感的淑女搭配,很討人歡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