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經商便利度躍升 全球第16 |
 |
|
【本報綜合報導】世界銀行22日發布2013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台灣經商便利度過去4年持續大幅進步,目前在全球列入評比的185個國家中排名第16,擠進全球前20強。
世銀這份評比深受國際投資人重視,台灣經商環境便利度大幅改善,排名在前段班,有利台灣招商引資。
台灣2008年經商便利度在全球排名第61,在政府積極進行法規改革後,2009年進步到第46名,2010年排第33名,2011年進一步攀升到第25名,在今年公布的報告中則再跨一大步,擠進全球前20名。我國自2008年10月啟動以世界銀行《經商環境報告》為準繩之改革,至2012年5月已連續推動4年。我國經商便利度總體排名由2008年公布第61名、2009年公布第46名、2010年公布第33名、2011年公布第25名,再次推進至全球第16名;4年改革共進步45名。由此顯示,近年來政府推動經商環境改革之努力,深獲世界銀行的肯定。
一、我國經商環境評比指標簡析
《2013經商環境報告》我國10項評比指標排名,分別為:開辦企業(16)、申請建築許可(9)、電力取得(6)、財產登記(32)、獲得信貸(70)、投資人保護(32)、繳納稅款(54)、跨境貿易(23)、執行契約(90)及破產處理(15)。其中有3個指標進步幅度相當顯著:「申請建築許可」進步67名最多,「投資人保護」進步47名居次,「繳納稅款」進步10名;另「跨境貿易」進步4名。
(一)「申請建築許可」進步67名,主要係臺北市採用建築風險管理分級措施,於今年3月將「倉庫建築單一窗口發照中心」擴大為「五層層樓以下(工廠倉儲/辦公服務類)建築單一窗口發照中心」,大幅簡化申請程序並縮短許可時間,排名由去年第76名進步至全球第9名。
(二)「投資人保護」進步47名,主要係今年1月修正發布「公司法」第8條(幕後董事規範)、第206條(董事於董事會說明自身利害關係之義務)、「證券交易法」第171條(公司負責人違背職務之刑事處罰),金管會2月修正公布「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強化關係人交易規範)。
(三)「繳納稅款」進步10名,主要係世界銀行採認交通部建置汽車燃料使用費有線上繳納機制,另認可財政部簡化報繳營利事業所得稅等措施。「跨境貿易」進步4名,主要係財政部簡化業者進出口文件準備時間。
另「開辦企業」、「電力取得」、「財產登記」、「執行契約」及「破產處理」小幅退步1名,「獲得信貸」則退步3名。上揭指標調查內容與去年相同,僅係世界銀行修正上揭指標去年排名,或其他經濟體改革超越我國所致。
二、2011/12年全球經商環境改革趨勢
世界銀行《經商環境報告》主要係評鑑一國經商法規對促進企業經營的便利度,涵蓋10個關鍵指標。今年公布《2013經商環境報告》係統計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間,共有108個經濟體進行201項經商環境評比改革。
世界銀行《2013經商環境報告》表示,英美紐澳加及北歐國家的經商環境表現仍為前20名的主流,但東亞國家的積極改革,讓全球刮目相看。2013年,星港仍穩坐全球排名之首,南韓及馬來西亞分居第8及12名,臺灣今年努力超越泰國(18)及日本(24)得到第16名的佳績。
世界銀行另指出,排名前20名的經濟體在開辦企業及申請建築執照等方面實施了有效的簡化監管程序,而對於投資人的財產權給予強而有力之法律保護。這些經濟體,更採取定期檢討和修正商業監管法規,並應用最新科技術推動電子化政府,以做為提升整體經濟競爭力之行動策略。
三、未來改革方向與建議
展望未來,經建會仍將協同相關部會繼續改革,首要目標將在102年完成建置貿易單一窗口,強化海關、港口、檢驗檢疫的資訊傳送;另將研議修正公司法制,引進「少數股東不公平救濟制度」,以有效管理公司控權股東(董事)之濫權行為。同時,將研議建置專業的商業法庭或專庭,以簡化訴訟程序並提升解決企業商業紛爭之專業與效率;並研議參考聯合國《擔保交易立法指南》發展動產擔保等制度。
經商環境的便捷化與透明化,不僅是優良投資環境的基石,在APEC大力倡導之下,更已經成為區域經濟整合的共識基礎。特別是,促進經商法制與國際接軌,更是臺灣國際化及加入區域經貿組織重要步驟,也將是行政團隊持續努力的目標。2012/10/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