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傳淨零實戰力 助台灣提前布局AI時代 |
 |
|
(記者謝政儒綜合報導)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與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今(14)日舉辦「Go Net-Zero & Go Green淨零未來關鍵行動力論壇」,呼應COP30願景,聯手產官界以「行動力」為核心,聚焦政策與落地實踐交流,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遠傳資訊長胡德民等出席。遠傳受邀以「打造智慧淨零節能的基礎建設:因應電力韌性與低碳轉型的雙重挑戰」為主題發表演說,以遠傳由內而外的AI與淨零轉型實戰力,推動從校園到城市及產業的淨零路徑,協助台灣提前布局AI時代的基礎建設,以應對電力與能源的挑戰,共同迎向可實現的綠色未來。
遠傳資訊長胡德民表示,AI的時代,電力是算力的基礎,而資料中心和計算需求急劇增加,形成對電力供應和基礎設施的雙重挑戰,如果綠色能源使用比例未能同步提升,將導致碳排放問題更加嚴峻。遠傳的AI轉型實踐策略,以解決問題驗證價值先於硬體投資,自主研發「遠傳智靈」AI代理人自動化平台,內外兼修協助自身及企業客戶加速AI價值變現,本月初才獲得台灣最大AI競賽-經濟部「智慧創新大賞」AI應用類-企業公開組銀牌肯定。同時透過打造智慧校園各項淨零減碳的創新應用與實績案例,推動城市與產業淨零轉型,加速接軌再生能源與提升電力韌性,共創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AI與淨零競爭力。
校園是具體而微的城市縮影,耗能耗電量同樣相當可觀,遠傳深耕智慧校園領域,以「遠傳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開發多項綠色資通訊解決方案,已陸續協助全台數十所大學,包括中興大學、東海大學、淡江大學等導入各項智慧校園淨零減碳的創新應用,包括微電網、能源管理(EMS)、碳盤查、以及智能路燈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並結合AI與數位雙生技術(Digital Twin)建立校級戰情室儀表板,提升管理效能與數據治理,不僅能夠有效地推動淨零減碳和能源轉型等目標,更為產業及智慧城市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驗證場域,同時也透過產學合作及社區參與等模式培育綠領人才,將永續發展向下紮根。
以中興大學為例,與遠傳於去年底領先全台聯手啟動建置「校園微電網」示範計畫,專案涵蓋台中校本部及南投中興新村校分部,打造雙微電網場域,兩校區各具特色:台中校本部強調電網韌性,降低市電依賴,確保在緊急情況下仍能穩定供電;南投校區則結合生質能應用,以用電自給自足、推動100%使用再生能源的零碳校園為目標。從結合節能降載與創能供電,預計每年可為中興大學節電近37萬度。
此外,專案導入遠傳自主開發的能源管理系統(EMS),透過AI技術精準預測發電量變化,並且微電網系統與校內現有的太陽能板無縫介接,進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時配合運具電氣化政策,遠傳也為中興大學建置及維運充電樁系統。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台中校本部的需量將降低600kW,節省電費近千萬元,並額外減少66萬公噸的碳排放,不僅實踐節能環保,也為校園及社區的永續發展樹立典範。
展望智慧城市的綠色發展路徑,有鑑於電動車數量快速成長中,遠傳也於本月初攜手新竹市政府啟動8處公有停車場充電站、共73槍快慢充電樁,由遠傳電信協助建置及維運,目標今年底前將擴大建置電動小客車慢充132槍、快充136槍、以及大客車充電樁24槍,提供MIT高品質、高密度的公有快充站點,未來預計每年可協助新竹市減碳約2,400公噸。遠傳也協助台北市、嘉義市、高雄市等縣市的重要路口導入「交通號誌不斷電系統」,獨家換電式設計結合移動式電力車,可長時間維持電力,結合遠傳自行開發的平台即時監控與告警,確保市電異常時交通號誌仍能正常運作,提升城市安全與電網韌性基礎,實現智慧永續的韌性家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