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族企業失速或突圍 就看這三大選擇 |
 |
|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灣董事學會於19日舉辦「第十四屆華人家族企業年度論壇」,以「時代轉型下的三個選項」為主題,並同步發布〈2025 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論壇聚焦台灣家族企業在世代交替、產業轉型與治理重塑下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並提出跨世代共治的具體解方。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博士(圖)指出,經歷 2023關鍵「死亡交叉年」後,台灣家族企業開始大幅落後,現今正面臨三大警訊:第一,家族企業市值占比10年間從64%掉到32%,直接「腰斬一半」;第二,成長速度僅為市場的1/2;第三,在股東總報酬分析中,有43%共522家家族企業股價與股利皆落後市場。他強調:「這不是產業問題,而是是否選對領導人的問題,對的領導決定了企業能否穿越下一個10年。」
他指出,老中青三代面臨的挑戰完全不同,接班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多元路徑。「做自己」在外創業或經營家族辦公室、「加入董事會」參與治理決策、「進入公司」上陣領導都是選項,關鍵在家族能否形成共識並行動。
報告也揭示另一項驚人數據:對的領導人帶領的家族企業,與沒有作為的家族企業,10年市值差距達5倍、淨利差距更達9倍。他提醒,接班是『找解方』的過程,老闆不要只『坐著聽』,要『起而行』。上一代、下一代與專業經理人必須跳三人探戈,共同打造現代化治理架構。
台灣董事學會推出亞洲第1個家族專家榜——「家族影響力百大」(Impact 100),現已邁入第三屆,致力打造台灣最大、最完整的家族企業「專家生態圈」。目的在增加透明度、提升服務水準,協助家族在對的問題上找到對的專家。
第1場高峰座談「關鍵時刻:家族使命的延續與重塑」,邀請北、中、南三大指標家族的新世代成員——正崴精密、帝寶工業與台南紡織——以「帶領、參與、守護」三條路徑分享世代交棒的實務經驗。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亦以過來人視角,分享超越有形資產的傳承隱形價值。
擁有40年歷史的正崴精密集團特助,同時也是星科國際董事長郭守富從新創與子公司切入,帶領集團以AI進行現代化突破,現場展示的巡檢機器狗,凸顯其對企業帶來的正向循環。帝寶工業為汽車零件隱形冠軍,擁有董事與特助雙重角色的許智博,與創辦人及團隊並肩作戰,「苦的金湯匙」是他的註解,憑藉頻繁出差與無數次碰壁,終敲開歐洲千萬超跑訂單大門。
台南紡織四代侯郁琳,帶著全球化視野回歸;直指自己作為世代溝通和思維融合橋梁,她在既有的集團基礎下進行創業,將創新多樣化導回母企業。施振榮則強調,傳承應側重於「人、人脈、理念與文化」,並分享自身在榮退的同時,避免老臣阻礙公司發展的經歷。
第二場高峰座談「成功接班的多元途徑」,由法律、資產規劃與國際財富管理三領域的專家共同解析,提出制度化治理的關鍵。
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以股權、章程與董事會設計切入,提醒家族若未及早建立制度,將產生可觀的爭議成本。中國信託家族辦公室服務副總經理周剛毅指出,接班常卡在「短期解決問題」,唯有整合稅務、信託、資產、權利安排以及家族辦公室,才能避免策略落空。
LGT 皇家銀行全球家族財富規劃與策略副主席林彬彬帶來國際家族經驗,分享所有者角色定位、治理結構與家族辦公室如何共同促成跨世代協作。3位專家共同點出:家族傳承應遵循「家族治理、董事會治理、經營團隊接班」三步曲,先安內再攘外。(自立電子報2025/1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