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星期日
◎PChome │◎YAHOO │
 

善解兩岸命運共同體 ─許文彬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於十月十五日在「十七大」發表「政治工作報告」,其中對台政策部分,除了關於「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這樣的「鄭重呼籲」,被賦予「釋放兩岸關係最大誠意」(新華社用語)的意涵之外,另又提及「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則是使用了感性的辭語,為「爭取台灣民心」而推陳出新地表述北京當局的善意。

大陸「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創會會長林麗韞於十月十七日在中共「十七大」台灣省籍代表團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兩岸是命運共同體,休戚與共,大陸方面希望兩岸和平,為何台灣方面不理解?」十月二十日,「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指稱:胡錦濤前述說法有很深刻的意涵,兩岸交流二十年的發展經驗證明,兩岸分則兩害,合則兩利。而在十月二十一日「十七大」閉幕時的決議,更強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台海地區謀和平。」誠然值得島內各方有所理解與回應。

猶憶一九九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對台工作會議首度提出「爭取台灣民心」的政策主軸六字箴言,宣稱要「理解和尊重台灣同胞的利益和願望」。歷時將近十年以來,兩岸互動景況波濤起伏,雖然彼岸涉台部門也曾大力宣傳,唯在具體實踐上,爭取台灣民心的工作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如今出於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正式黨內文件宣示,以「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加以進一步的闡述,當可發揮推進兩岸民間友誼的積極作用。但願經由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逐漸形成雙方上層關係的融冰氛圍,最終實現接觸對話、互利雙贏的目標。

其實,「命運共同體」這個詞彙,最早見之於台灣綠營人士謝長廷的倡言。其於島內「黨外時期」從事草根文化運動,為凝聚台灣各族群的向心,避免因「歷史記憶」之差異而相互傾軋,乃呼籲民眾體認「命運共同體」的道理,不分先來後到,破除省籍隔閡,彼此疼惜。這也就是後來謝長廷又提出「和解共生」理念號召的源頭,他期望不只是島內各族群和解共生,也要推及兩岸和解共生。

如今,胡錦濤在其「政治工作報告」中也使用了相同的詞彙,可謂「不謀而合」。這似乎象徵著海峽兩岸同胞皆為炎黃子孫,血濃於水,在地球村裏,有什麼誤會不能化解的?有什麼恩仇不能泯於一笑的呢?

胡錦濤在他的報告中也呼籲:「兩岸同胞要加強交往,推動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努力。」由此亦讓人憶起二○○一年一月,錢其琛以副總理身分於「江八點」六週年紀念場合所講的一段話:「我們深切同情台灣同胞曾經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和專制壓迫的痛苦,充分理解和尊重台灣同胞要求當家作主的強烈願望,衷心祝願台灣同胞生活幸福、事業發達。」前後可謂理路一貫,於「爭取台灣民心」是有正面意義的。

在人際倫理上,「存好心,說好話」是ㄧ種美德。而在海峽兩岸的政治場域,如果雙方朝野也都能夠「存好心,說好話」,那麼當可營造一個友善的環境,從而化敵為友,突破兩岸互動的僵局。【作者許文彬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2007/10/23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