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星期六
◎PChome │◎YAHOO │
 

兩岸高層藝術交流 台灣長流美術館廈門演出
【記者陳世長廈門電話連線報導】2007年初長流美術館黃承志館長、藝術家李錫奇、策展人張雨晴應邀至廈門中華兒女美術館參訪,當時李憶敏館長即提出希望提供美術館作為一個平臺,並籍廈門地緣優勢成為兩岸藝術家交流的場域。中華兒女美術館面積5000多平方米,擁有6個展廳,定位為"三高"(高尚、高雅、高貴),以展出油畫、中國畫、雕塑等媒材為主。
  2007年12月30日適逢中華兒女美術館開館周年,為達兩岸藝術交流與館慶之喜,特舉辦兩岸油畫大展;而長流美術館長期對臺灣藝術市場的耕耘,拓展兩岸藝術交流的能量而備受矚目。 黃承志表示,本次臺灣受邀參加中華兒女美術館館慶特展將是一個良好的示範,未來臺灣長流美術館也期待與中華兒女美術館形成策略夥伴關係,建立兩岸甚至全球的藝術交流介面。 黃承志表示,兩岸當代藝術,在全球化的同質化力量拉扯下,藝術家們創作所回應的是1990年代以來,大量繁衍的雙年展口味及新的市場經濟取向,這同質化的操作模式造成了差異性、地域性消失的疑慮。但細究兩岸藝術開展過程,從上世紀初迄今,兩岸藝術家的創作無論在面對事件性、社會性等外在的議題,抑或著重內在思維、美學實驗等內在性取向,都因彼此文化氛圍與環境差異,呈現諸多獨有特徵,這在藝術同質化的今日格外值得借鑒。因此,本展經由兩岸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試圖浮顯這種多樣化、差異化的脈絡。
黃承志表示,1979年是美展開啟中國現代美術的先河,經歷85美術思潮,變革的美術運動呼聲、新觀念、新藝術團體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股思潮到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展(89現代藝術大展)象徵了現代思潮階段性完成與回顧。89以後,個性、多元成為藝術界的普遍現象,結合市場經濟延續到今日中國現代藝術熱潮。臺灣美術發展從日據時期,經歷60年代畫會時期、70年代鄉土寫實運動時期、80年代解嚴後的前衛時期、90年代全球化與多元藝術形式整合時期,迄今在全球化浪潮下更趨多元混雜化。 另外,12月30日至明年元月18日,中華兒女美術館也有一場中國級別最高、水準最高、規格最高的肖像藝術大展,『形象對話中國油畫、工筆重彩、水墨肖像藝術展』將作為新年大禮奉獻給廈門市民,之前於本月上中旬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展,該展每天接待觀眾愈5000人,社會反響極為熱烈。
在東西方藝術史上肖像藝術都寫下了光輝的篇章,這既是中國第一次以肖像畫為主題的東西方藝術比較展,也是對當前中國肖像畫藝術表現形式的一次大檢閱和大研究。 展覽彙集了國內油畫26位、國畫26位頂尖級肖像藝術家靳尚誼、劉小東等的156幅精品力作,旨在推動中國繪畫藝術由傳統到現代的大轉換,是2007年中國美術界最重要學術展覽的收尾之作,更是高潮之作。
在12月30日上午的開幕式,中國油畫學會還向中華兒女美術館正式授牌,『海峽兩岸創作展覽基地』,臺灣長流美術館也組織並同時推出『臺灣著名油畫家聯展』,10餘位著名藝術家蒞會,與大陸藝術家展開一系列交流、研討活動。 【圖說】:中國油畫大師劉小東(左)創作油畫肖像後與林玉芬(右)合影。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