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橋、中和水岸 成區域房市新焦點 |
 |
|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儘管房市走緩,新北市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減少25%,但中和區與板橋區交易量勇破500戶,位居新北市交易排名前3名。其中,板橋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4月較3月仍有2成的漲幅,成為最有保值的潛力區。
板橋區是新北市主要人口與商業腹地的中心位置,在重大公共建設的投入下,不僅為新北市的首善之區,近年來已躍昇為大台北都會區淡水河系西岸的政經中心。永慶房產事業群總經理葉凌棋表示,板橋區擁有四鐵共構車站、複合式購物中心、商辦與行政中心,甚至是高級住宅群於新板特區,不僅提供便捷的生活環境,也創造許多就業機會,該區人口約55.7萬人,戶數達20.3萬戶,是全國最大的市轄區。
目前板橋最大型的公共建設-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工程,向北連結新莊、五股地區,向南轉東連結雙和與新店地區,將促使都市發展腹地需求面持續增加。在都市空間不斷擴張下,空間結構也隨之改變,以往邊陲區發展成形的凌亂工廠景象,例如江翠與埔墘環河岸的區域,將由新北市政府推動整體開發與水岸景觀設計工程,重新塑造新北市優質的水岸生活圈,成為近期板橋房市的新興潛力區。
隨著台北市開發已逐漸飽和情況下,整合新北市政府資源,將淡水河流域兩側逾500公頃整合或開發中的土地,如新北市中和左岸、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等,將成為下一波雙北市都會區熱門的房市焦點。
葉凌棋指出,板橋江翠水岸特區的開發範圍西起板橋國中附近,往東沿著大漢溪至新店溪交會後往南至華翠大橋,沿線可開發土地面積達117.5公頃,創造區域38.3公頃的住宅用地、10.3公頃的商業區以及7.2公頃的公園綠地。該區生活圈中心的江子翠捷運站附近預售屋行情,推案已上看每坪80萬,一躍成為新板特區以外的房價指標焦點。
葉凌棋分析,最新一期實價揭露資訊顯示,板橋區的指標社區「新巨蛋」,揭露5戶的成交單價皆在70萬元以上,最高單價每坪達79.4萬,凸顯出捷運江子翠站與新埔站周邊的捷運名宅的行情,房價水準與新板特區已並駕齊驅。
葉凌棋表示,板橋埔墘地區與台北市僅一橋之隔,相較板橋其他區域,發展時間甚早,過去曾是板橋高房價區域,後來捷運板南線通車之後,江子翠、新埔,以及新板特區房價隨之飆升,而埔墘地區近河岸附近多工業用地,導致房價僅呈現「緩漲」。在河岸區與光復高中附近的土地經都市計畫變更成住宅區、公園綠地, 成為埔墘生活圈房市再成長的新契機。
葉凌棋指出,該區最新的預售屋房價,如光環路二段的「湛然新天地」、中山路二段505巷的「新板微風+」、中和區中原六街的「遠雄左岸-彩虹園」等案,已站上60萬/坪。此外,埔墘地區南側的遠雄左岸社區,實價揭露成交指標行情更高達77萬/坪的水準,創區域新高。
永慶代銷專案經理傅文炳說,埔墘地區三民路二段與中山路一段沿線是該區生活機能最完整的路段,其中三民路二段更擁有家樂福商場、連鎖速食店、咖啡店、各大金融銀行以及傳統市場等滿足基礎生活機能所需。受惠光環路所圍街廓及鄰近土地,原屬垃圾處理場用地以及附近工廠等鄰避設施的變更,整體計畫面積達23.2公頃,扣除已開闢的光復國中及國小用地,仍有14.61公頃可供開發,規劃 6公頃的住宅區以及8.6公頃的公園、機關及公用事業等用地。因此,三民路二段沿線的生活圈將與水岸住宅與公園綠地的開發,產生緊密的連結,擴展健康休閒的生活環境與品質。
傅文炳表示,埔墘是板橋早期發展的區域,重劃區之前可發展的土地不多,提供換屋選擇的機會有限,而重劃區的「湛然新天地」推案價格每坪63萬/坪,以及地上權的「昇陽寓見」推案價也在40萬/坪,但與鄰近的江子翠捷運站與新板特區每坪高漲至80萬相比,埔墘是板橋區頗具潛力的補漲區段。
即將在三民路二段,家樂福正對面的開案的「榮耀經典」,搭上該區水岸整體開發重劃區以及捷運環狀線工程等題材的發展列車,滿足區域換屋族或三代同堂重視家庭生活的需求,規劃樓高12層、54-60坪的4房產品。
傅文炳說,「榮耀經典」一案,採先建後售,提供換屋族最直接的鑑賞,2-12層建築公設比僅約27%,戶數單純雙併住宅,樓層間施作中空樓版,不僅阻隔噪音還加強樓板結構,外露樑與深凹窗設計增加室內空間的完整度,此外,各層梯廳與安全梯空間還納入通風與採光的節能考量,大樓室內外精煉設計,讓換屋族有更實用與節能的居家空間使用。
傅文炳分析,埔墘區換屋產品相對較少,座落在三民路二段顯現身分表徵的社區更是稀有,「榮耀經典」是提供中小企業主、零售商,或板橋、中和區的換屋族最難得的住宅社區,僅有限量14席次,值得品味。
傅文炳指出,隨著都市發展越趨成熟與便利,居住品質與健康休閒運動的空間是未來都市人更追求的部分,隨著市政府積極投入都市更新與整體開發規劃,改善區域景觀與街道市容,加上好的地段與成熟便利的生活商圈,不動產的抗跌性與保值性獲得保障之餘,在高房價的時代中,提供子女舒適無憂的居住空間,家庭能夠和樂相處則是更寶貴無價。(自立多媒體2014/5/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