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星期四
◎PChome │◎YAHOO │
 

部落知識銜接文化斷層 原民翻身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屏東縣地磨兒國小的課本,將排灣族文化融入課程,既是孩子的上課教材,也是家長的文化教科書。這部課本在教學之外,更要替文化「正名」,翻轉原住民文化「登不上台面」刻板印象,傳承部落知識並銜接文化斷層。

今年從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畢業的羅羿勛,自從在學校學到排灣族婚姻禮俗,並研究過排灣族「情柴」文化後,每次參加婚禮總會特別留意禮俗步驟。他說,婚禮由於時代轉變也發生變化,即使生活在部落,他對這些習俗還是很陌生。

羅羿勛的上課教材是全台獨一無二的排灣族課本,源自一位國小校長20多年的構想。民進黨立委伍麗華寫碩士論文時,發現教科書表現原住民文化的方式過於表淺,導致原住民學生對自己的文化沒信心;這個發現在她心中埋下改變種子,之後伍麗華擔任校長,終於找到破土而出的機會。

她召集團隊,展開原住民本位教材編輯作業。日前在熱播台劇「斯卡羅」飾演大股頭卓杞篤、近日因淋巴癌辭世的查馬克.法拉屋樂,不僅是伍麗華在泰武國小時的好夥伴,也被她拉進編輯團隊,誓言打造出讓孩子自然學習文化的環境;而在教學之外,他們更重要的目標,是拿回部落失去的話語權與主體性。

編輯全新教材千頭萬緒,團隊只好先到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早期原住民沒有文字,知識仰賴口耳相傳,隨著耆老凋零,記憶及文化也逐漸失落。

以排灣族重要祭典,象徵部落的人與祖先靈魂、神明相約的5年祭為例,編輯團隊曾到屏東縣來義鄉探訪祭歌,耆老卻在練習時遺忘後半段歌詞;儘管耆老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笑笑著帶過,但編輯們卻焦慮不已。

「只要他們忘記,我們就沒有了。」參與田野調查計畫的編輯戴伶娟表達團隊內心焦急指出,因為失落的文化無法找回,更無法傳承給下一代。

除了田野調查資料,許多課程內容來自編輯的兒時經歷,就像傳統知識透過長輩說的故事一樣、交給下一代。戴伶娟回憶起編書歷程說,查馬克常分享許多長輩的叮嚀教導,比如,老人家說葉子越少就要穿得越多,就被編寫進本位國文課本李、講述石板屋前大樹的段落:「奶奶說葉子越少要穿得越多。」

即使要藉由學校教育找回主體性,文化也應在生活中耳濡目染,而非獨立成特定科目。於是,搜集而來的資料經整理、分類後歸入知識庫,再由編輯們挑出狩獵、婚禮、祭儀等傳統融入所有課程,將課本變成文化傳承的媒介。

但講很容易,實際操作卻很困難,特別是數學、自然等科目,更令團隊傷透腦筋。當時屏東縣原住民課程發展中心所在的地磨兒國小有民族文化課,幾經思考,編輯團隊用民族文化課的架構做對照,結合一般學科與民族文化,建構完整的課程系統。

以排灣族的「文手」文化為例,本位國文課文裡,VuVu(祖父母)說明文手傳承家族歷史,使用「文手」而非「紋手」,是因部落將圖案視為文字。

上數學課時,文手成為教學角度素材,課本上標示出圖形的名稱與意義,在民族文化課時,老師則深入解釋文手的意義;亦即,將原住民知識融入所有課程,孩子學專業科目的同時,也在認識自己的文化。

除了取材的特殊性,教材訴求的「族群本位」精神還需透過書寫視角來呈現,例如,國語課教導遊記,排灣族編輯就提議從「想像」連結著手。

琉璃珠是排灣貴族家系象徵、意義非凡。當漢人課本以顏色形容魚群時,本位課本的海生館遊記則描述熱帶魚的花紋,「跟VuVu手上的琉璃珠手鍊一樣五彩繽紛」;或是課文描述葬禮,本位課本便凸顯排灣族葬禮的陪伴習俗,展現出與漢人忌諱死亡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

羅羿勛的老師Mulinu Ruladeng,是首批願意使用本位教材的教師。她發現,本位課本讓孩子們與家中長輩有了「共同話題」;老人家們開心地發現,原來熟悉的部落日常也可以變成課文、教授孩子,他們更主動參與書本校正。

以台灣山林常見作物「月桃」為例,編織月桃蓆是排灣族女性婚前必備技能,從嬰兒時期到死亡,月桃蓆在排灣族人一生占據重要地位,但過往孩子們希望學習月桃蓆製作方式時,VuVu(祖父母)卻會認為「學這個沒意義」,要孩子好好讀書。

「沒意義」的情況在本位教科書投入教學後有所改變。月桃蓆的編織方法與功用作為重要傳統文化,被寫入課文;當學生拿著課本回家向VuVu驗證書上的記載時,耆老們感到被認可,也樂意教導孩子相關知識,成為傳承部落傳統文化的契機。

Mulinu Ruladeng回憶當年求學時代說,文化不是學校教育的一環,加上對原住民文化的歧視,與她同世代的家長成為文化失落一代;但VuVu們還記得,孩子在學校透過課本學習,回家帶領父母親重新找回失去的文化。2021/9/20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