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星期二
◎PChome │◎YAHOO │
 

春霧秋霾何時了,空污知多少?

臺灣每到秋冬季節,電視、報章媒體一天到晚報導PM2.5的消息,PM2.5在大家眼中幾乎已經等同空氣污染。那為什麼四季中只有秋冬季會受PM2.5攻擊?我們有什麼辦法戰勝PM2.5呢?
夏/冬季節,空品兩樣情
空氣品質就像月亮一樣也有陰晴圓缺,一年四季擁有不同的天氣型態、大氣條件與其他環境因素,這些都是空氣品質優劣的關鍵。影響PM2.5不能改變的就是老天爺給的大氣環境,然而污染物指標不全然相同,污染物濃度也高低起伏。
★夏季空品良好:夏季溫度高、混合層高度較高、空氣對流旺盛,有助空氣污染物擴散。盛行「西南季風」,季風帶來降雨,將海洋水氣帶來陸地,連綿的雨水洗滌淨化空氣,達到雨除作用,有效改善空氣品質。
★冬季空品不良:冬季氣象條件與夏季相反,混合層就像鍋蓋,空氣污染物多侷限在混合層內隨對流擴散,混合層高度愈低,污染物擴散範圍愈小、濃度愈高。冬天天氣冷、日照短少,混合層甚至會降到很低,混合層越低污染物垂直擴散不佳,當然地面空品就會不好。

每人四季都會需要使用電力來維持生活作息,工廠也不停歇地運作,雖然夏季用電量及工廠污染排放比其他季節來的增加,但PM2.5濃度卻呈反比,這裡呼應了前述的大氣因素,是否打破你我記憶中:用電量愈多、工廠空氣污染排放愈多,空氣品質應該會不太好,這樣的刻板印象呢?

季節入秋,空品使人開始擔憂
每年到了秋季,盛行風便開始轉為「東北季風」,我們的護國神山(中央山脈)卻是導致臺灣西半部空品不良的原因之一,處在中央山脈背風面,擴散條件不佳,造成一個臺灣兩種空氣品質的情況。當氣象條件偏東風時,遇到山脈或地形阻擋,西半部成了背風面,容易形成背風渦旋,使空氣中污染物不易水平擴散,而將污染物累積在大氣中。若再加上乘著東北風便車來的境外污染物,那麼對西半部的空品更是雪上加霜了!
影響秋冬季空氣品質的天氣系統多為東北季風型、高壓出海型、高壓迴流型。
★東北季風型:南部處背風面,屬於尾流弱風區,污染物易累積,為主要空品不良區。
★高壓出海型:天氣較為穩定,西半部處背風面,風速微弱,污染物易累積,不利擴散。
★高壓迴流型:西半部處背風面,風速微弱,污染物易累積,不利擴散。

PM2.5的健康危害與防護
「髒空氣」會致病、致癌,而空氣中的污染物,又以PM2.5(粒徑在二.五微米以下懸浮微粒的通稱)威脅人類健康日趨嚴重。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正式將室外空氣污染列為重要致癌因素,並將PM2.5列為第一級致癌物。PM2.5有強大吸附重金屬的能力,造成毒性強又猛,加上成分複雜,人體無法輕易排除,可能導致全身慢性發炎,促使血管硬化或產生血栓,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PM2.5粒子直徑只有頭髮的1/28、花粉的1/10,一般口罩根本擋不住,選擇配戴過濾細小微粒的口罩類型,降低PM2.5吸入。

(圖片來源:戰勝PM2.5!台灣環境教育協會主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版)

(圖片來源:TVBS新聞網https://news.tvbs.com.tw/health/686956)

空污改善,畢竟無法一蹴可及,在改善的過程中,一般人如何保護自己跟家人的健康呢?這裡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出門看天氣,還要看空氣
一般人出門前都會看看天氣預報,現在新聞媒體在報天氣時,也都提供了空氣品質報導,大家在出門前可以留意。環保署除了提供即時空氣品質,也提供未來三天的空氣品質預報,環保署提供資訊的詳細程度,可是被國際間評為最高等級。除了到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https://airtw.epa.gov.tw/)查詢,也可以下載環境即時通APP,隨時掌握最新空品情報。(下載環境即時通APP:https://www.epa.gov.tw/Page/6796FBDB3AC1C58F/50cf1d33-e9cb-4b0b-98cf-12b1f8e90a51)
或者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隨時判斷空氣品質概況。由於PM2.5的直徑剛好與可見光的波長範圍重疊,會影響能見度,您可以找一個當地的地標,觀察平常不同空氣品質之下的能見度如何,作為無法上網查詢時的判斷依據。以下方眺望山景為例,在台北看得到陽明山,在台中望得見大雪山,在高雄能瞧見北大武山,都代表空氣品質很好,PM2.5濃度很低;如果看不到,而這時候的濕度又不是很高,那就不是霧,出門就要留意空氣品質了!

在台北市區看陽明山(10公里)

在台中市區看大雪山(20公里)
在高雄能瞧見北大武山(40公里)
二、外面空氣差,最好宅在家
空氣品質不好時,最好能待在室內,避免外出,更要避免劇烈運動。因為人體在從事劇烈運動時,換氣速率會增加五到六倍,會吸入更多的污染。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各國封城,大部分居民宅在家裡,路上少了很多車輛,很多長年空氣污染的城市出現難得的乾淨空氣。因此空氣不好時待在家裡,也能減少外面的污染負荷。
三、發現空污到,出門戴口罩
如果不得已非得要出門,切記戴好口罩再出門。因為配戴口罩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暴露量,不過若要阻隔PM2.5,依學理來說要戴到N95口罩才有用,但N95口罩太悶熱不適合長時間配戴,不過目前已有為抗空污的口罩分級,供民眾參考,可以選擇效率比較好的口罩。總之,在PM2.5的高峰期,還是減少在外停留的時間為上策。
四、別當污染者,壞人不是我
盡量避免會產生PM2.5的行為,例如減少抽菸、燒香、少用油炸的烹飪方式等,也能減少PM2.5 的暴露量。出門多利用捷運、公車、電動機車、自行車,少製造垃圾,也都是能減少產生PM2.5。什麼?你問垃圾跟PM2.5有什麼關係?因為臺灣的垃圾最後都會送去燒呀!
五、室內保清新,居家才安心
雖然說空污期間建議宅在家,但室內空氣如果比室外差,那就GG了!
空氣品質不良時,室內可使用空氣清淨機來淨化空氣,不過由於PM2.5顆粒小,空氣清淨機要有高效率的HEPA濾網,或是靜電除塵型才有效用。國外有網友直接把HEPA濾網綁在電風扇上吹,一樣有相當的PM2.5去除效率,不輸「貴桑桑」的空氣清淨機喔!
此外,多種些綠色植栽也有很好的淨化效果。因為室內植物可以淨化PM2.5的氣態前驅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毒性並不亞於菸害,所以即使只是擺幾盆適當綠色的植栽,對維護室內生活空氣品質也會有幫助。大家可以到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室內植物淨化空氣網站》,挑選自己喜歡的室內植物喔。(https://freshair.epa.gov.tw/houseplant/index.asp)

大家一起來,戰勝PM2.5
相信您不管是什麼背景、身份,都希望生活中能擁有藍天白雲好空氣。PM2.5是一種來源多樣的綜合性的空氣污染,除了工廠會排放、工地會逸散、引擎會製造、焚燒會生成,部份污染物也會在大氣中相互反應形成PM2.5,其表面甚至還會吸附其它的污染物使毒性增加。因此要消除PM2.5,沒辦法只靠政府或工廠,還需要大家一起來。我們在家時,可以減少二手煙、油煙,出外就搭捷運、大眾運輸、電動機車或自行車減少車輛排氣管的煙,節電減廢可以減少電廠、焚化廠的煙,少香少金少鞭炮,誠心不減只減污。支持政府的管制措施,在空污季節做好個人防護,不「擔心過慮」,也無須「用肺過濾」vu改變我們的行為,就可以改變臺灣的天空,讓大家有放心大口呼吸的清新環境。




   
 
Copyright © 2012 自立晚報.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