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廟宇網
行修宮(行天宮分宮)
 行天宮創始人黃欉祖籍泉州,其宗教思想源於泉州流行的閭山派正一教。正一教是以閭山法與道教正一道正一派、符籙派相融合以及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正一派來台後,經過一段時間與佛儒兩教摻合,逐漸變成「民間基層人口的傳統信仰及文化現象,只求個人與家庭之富貴財子壽」的台灣多神格「民間信仰」。

行天宮三宮都是由玄空師父構思,慎重請得恩主宮聖示之後,再委請大匠師廖石城先生施工,其以台北行天宮為本宮,,另有北投分宮及三峽分宮(行修宮),宮廟之美端嚴清麗,被學者專家讚譽為:光復後,以水泥所建的廟宇中最佳的作品,其藝術成就非常高。三峽分宮(行修宮)位於丹鳳山(又名白雞山),環山抱水道氣匯聚,建於民國51年,慶成於民國54年。其後山林木蒼翠,設有健康步道,是尋幽訪勝的好地方。

行天宮許\多固定的宗教活動,仍以道教科儀為主。例如祈安大法會(俗稱拜斗)、祭元辰、祭關限、祭星、掩魂、收契孫、收驚等,都與道教儀式關係密切,而國外關於台灣的相關資訊,亦把類似於行天宮這種「恩主公信仰」的齋教,鸞堂或台灣民間信仰,歸類為「道教」。